第288章

宋家村。

又是一个新年,张杏花年前的时候就收到了一个大大的包袱,里面装了许多东西,因着宋声在外地做知府,当地的官府对宋家人的态度也十分友好。

他从肃昌府寄回来的东西,驿站的人专门给帮忙送到了家里。

张杏花不识字,还是让老大家的儿子大毛,也就是宋承业给念的。宋声已经到肃昌有三年了,加上他在京城待了三年,还有参加科考读书的这几年,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个七八年了。

大毛已经从曾经在泥窝里打滚的小屁孩儿长成了身形拔高的少年,在私塾里跟着夫子读书,已经好几年了,今年他十三岁,准备下场参加童生试。

二嫂家里的小儿子如今也已经有七八岁大了,从前都是二毛二毛的喊,现在大了,总觉得叫小名太过羞耻,便让人唤他大名承泽。

宋家这几个小辈儿的名字都是宋声起的,寓意好,听起来也好听。

信的内容都是最朴实无华的语言,比如:

祖母,展信佳。近日身体可好?冬日天寒,注意保暖。莫要经常劳累,田间劳作时要注意身体等等。

承业给张杏花读完信,张杏花摸摸他的头直说好。

“太奶奶,我听我爹说,我小叔可厉害了,不光做官厉害,读书也厉害。他什么时候能回来呀?”

张杏花叹了口气,她已经三年没有见过他的乖孙了,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

“你小叔在外面做官太忙了,等他有空就回来了。你呀就好好读书,以后也去当官老爷,咱们家没什么根基,你小叔在官场肯定很难,说不准呀以后你还能帮你小叔分担一些。”

承业笑了笑,“那是自然,我是拿小叔当榜样的!”

他还记得小的时候小叔就对他很好,不光会给他买零嘴,还会给他讲有趣的故事。

阿爹跟阿娘就不会讲故事,小叔自从去县里读书以后就很少回家,他每次想听故事了缠着阿爹阿娘跟他讲,阿爹阿娘只会讲一些放牛娃的故事,听着索然无味。

不像小叔,讲了好多新奇的故事,什么拇指姑娘,白雪公主,豌豆公主,爱丽丝的故事等等,都有趣极了。可惜小叔离家之后,就很少回来了。

宋声写信回来是件大事,全家人都坐在一起听着信里写了什么。

宋声跟往年一样,在信里面一个不落的全都把家里人问候了一下,谁要是被念到名字了,都高兴的裂开嘴笑。

看,我们家走出去的状元郎如今都已经官拜知府了,还是惦记着我们这些亲人。

除了张杏花,宋老大跟宋老二一家自是不必说,宋声每个人都关心了一下。

一家人听完宋声寄回来的信,全都喜气洋洋的。也是托了他的福,这几年在当地,他们宋家人颇受人尊敬,日子也是过得越来越好。

他们家原先一直烧制的银丝炭,已经扩大了规模,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新建了更多烧炭的地方。

宋老大现在也不自己亲自下手去烧炭了,原先只雇了几个人来干活,自从扩大了规模之后,不仅自己村的小伙子,就连隔壁村小伙都有想过来当帮工的。

他们家烧制的银丝炭跟市面上人家大家族的银丝炭还不太一样,听说是更耐烧,价格也相对低点一些。

宋老大还记得以前宋声特地交代过的,卖银丝炭就怕得罪人家垄断这种炭的大家族,好在有当地县令的庇护,他只在本县城范围内售卖,这么长时间过去,一直风平浪静,没出什么事端。

二房的宋峰和李氏两个人依旧在府城经营着麻辣烫铺子,铺子的店面原本已经扩大了一倍,去年又新加开了一间同样的铺子,虽然忙碌,但一年到头下来挣的不少。

如今给儿子攒的读书钱已经有了,两口子过一段时间就会抽空回老家一趟,而且每次回去,都是大包小包的提了许多东西,还是赶着马车回去的,这让宋家村的人羡慕极了。

宋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有张杏花在上面当着当家人,家里的小辈们都还算听话,都知道他们今天的好日子都是亏了他们家的小叔子,所以每次小叔子一写信回来,家里人都十分重视。

张杏花现在也不怎么劳碌了,田里的活都不用他干,家里人多地多,宋老大现在都雇人来给家里做工了,不仅省力气还省事儿。

不光是张杏花,家里的其他人也都很想宋声他们。

信都读完了,宋平还在旁边问,“儿子,你小叔有没有在信里说啥时候回来看看呀?”

承业摇摇头,“阿爹,信里没说。”

宋老大道:“没事,你们要是想他了,以后就自己过去看他。虽然离得远了些,但咱们家跟以前可不一样了,这马车都能买好几辆,完全不是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