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杏花大半还是都落了,南风吹肥了枝头的青杏,细雨催黄了道旁的枇杷。
残余的最后一点暮春气息,化入了满城疯长的幽绿中,人间城池多已飞柳絮。
前线捷报频频,马蹄不停,薰风随着征人所到之处,将原本沾染着狄洲霜意的土地,都解了冻。
甚至,有些热意了。
十三妹一身戎装,身上的盔甲还沾着血。
她抖掉枪上的血,深呼一口气。
望向不远处,正与小华将军讨论战局的大兄。
狄人失了势,虽然还有些虎狼的残酷,但虎狼到底不是神鬼,是可以被驱赶的。
短短数日间,局势竟一改焦灼之态,向本来就隐约占据上风的周人,向华家军呼啦啦倾倒。
至少,沿江一线的狄人,如今都被他们赶跑了大半。
望江府、临江府等地,已被周人重新占据。
赵家这几十名残余的青壮族人,从小习武读书,被赵烈带着,一路从幽燕之地,过中原,渡大江,拉起起义军,硬生生从乱世中,从狄军中砍杀回来的。
当年,赵家的祖庭本在燕云一带,是世居在幽燕的汉家子弟,一度家兴业大。
后来,周太祖兄弟建立周室后,曾有意北伐,收复被割让多年的燕云一带。
赵家响应了周室的号召,起兵襄助周太祖,有意归汉。
眼见得,燕云回归有望。谁料周太祖雄心未发,便骤然而崩。其弟周太宗继位。
太宗虽然也有北伐之志,但才略远不如其兄。急于求成,反而功败垂成。只得仓皇南窜,终其一朝,再也未能收复燕云。
赵家孤掌难鸣,又因起兵之事,最终被占据燕云的胡人围剿,不得不全族抛家舍业,隐姓埋名。
到十数年前,周室用了一些赎买的手段,理论上从击败了其他胡人的狄国手里,拿回了部分燕云之地。
赵家所在的州,就是其中之一。
哼,战场上拿不回来的,想靠所谓的赎买去拿回来,宛如笑谈。燕云何等重要,是中原腹地防御胡蛮的屏障,但凡有些野心的,谁肯轻让幽燕?
赵家人本已有些灰心,不想再管这些,只要换了的这大王旗,稍微能过得去,也罢了。
但狄人实在不好相与。
其他的胡人都有来历的,有的是草原或者关外的土著,有的本就是从前的汉人出关化胡……
来了中原后,不少人也随了汉室衣冠、教化,还囫囵有个样子。
唯独狄人,面貌作风,大异中原,也与其他胡人完全不一样。百般探听,甚至根本找不出来历,仿佛这几十上百万的狄人部族,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
其作风之残忍,甚至是原本的一些诸如契丹、女真之类的关外、草原部族,都被他们或杀或赶或并。
汉家的平民百姓,在他们治下,更是大片大片地、无缘由地消失。
汉人大族为之胆寒,不敢居于虎狼治下。不少人选了再次归汉,弃家而往中原迁徙,想去周室避难。
赵家也是其中之一。
但是狄人太过凶残,赵家以族成兵,世代耕作、结堡,习文练武的,族人上千,一路上与其他归汉的大族、散兵结成一军,五六千人拼尽全力,最终到了原周朝京城的,也只不过活下数百人。赵家族人更是只剩了被保护在最核心的嫡支和分支,几十个青少年、儿童。
但悲剧远未结束。大兄那时也只是个少年,在京城,半靠故交旧人,半靠自己,努力拉扯、养大了这些弟妹们。
却碰上周室那时的皇帝昏庸,朝野昏聩,狄人一朝举兵南下,故京破灭。赵家不得不再次南迁。
一路上,大兄以赵家子弟为骨干军官,拉起义军,领兵杀出重围,与遇到的华家军合流,终于渡江。
与华家军同归的一路上,华武兴、华云飞父子很是欣赏大兄,邀请他们并入华家军。
大兄当时拒绝了。
说实话,赵家人见了周室这一朝朝的作为,心里早就冷了。
周太祖还囫囵是个人物,那周太宗又是什么东西?辜负了多少期盼收复燕云的汉家子弟!
自周太宗之后,更是一代不如一代,哼,多是狗熊!
她与大兄、族中兄弟姊妹,到故京生活了多年,更是亲眼目睹了原周帝是个什么德行。
父子三人继位,有两个都这样,家教如此,剩下的那个,有多大的可能,是什么英雄好汉呢?
更不要说,早闻宋建手下有好些个“东西”,好些个作为“如雷贯耳”。
赵家人并不是不想保家卫国,打回故土,收复燕云。他们固然崇敬华元帅,佩服华家军,半点也不敢相信如今的周帝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