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苏曳凯旋!不朽功绩!

北方战场。

这一场大战,已经整整持续了一年半了。

1871年的冬天来了。

越南战场非常顺利,日本战场也很顺利。

但是北方战场,却比苏曳想象得更加艰难。

历史上的日俄战争就打得非常惨烈,却没有想到这一战,竟然比日俄战争还要持久。

这里面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是因为中国军队算是进攻方。

一开始俄国军队主动发起了进攻,而目标就是海兰泡。

这一次圣彼得堡派出二十万军队,第一个目标就是夺回海兰泡,因为在这个城市他们花费了巨大的代价,被视为进攻基地。

但是这几年时间,中方把海兰泡建得固若金汤。

沙俄军队完全撞得头破血流了,最终发现夺回海兰泡完全是不可能的。

沙俄军队作为进攻方,这一战仅仅只持续了不到两个月就结束了,俄军撤退。

从那之后,战争就变得艰难起来。

中方军队接下来就成为了进攻方。

整个远东地广人稀,这种追击就变得非常艰难。

但就算如此,中国军队依旧往前推,依旧不断追击,追出了远东地区,追到了东西伯利亚。

这样就撞上了沙俄一些防线基地,而且距离本土越远,补给就越艰难。

于是,中国军队开始了后撤。

但是沙俄方面依旧源源不断增兵,集结了新的兵力之后,再一次杀入远东,而且避开海兰泡等大型防守基地,进攻中方的其他城镇,甚至屯垦区。

于是,中国军队再一次追击。

就这样不断拉锯,双方实在打得精疲力尽。

战争持续了一年之后,沙俄先后增兵了近八万。

所以投入远东战场的最高总兵力达到了近三十万。

而苏曳这边,陆续从越南战场,日本战场抽调了六万多人。

接着,又抽调一个守备师。

然后,又从屯垦区抽调了三万人。

最后,又从天津兵站抽调两万人。

最终投入战场的总兵力达到了四十三万之巨。

一开始苏曳还觉得弹药充足,粮食充足,物资充足,财政充裕。

但是打到最后,也觉得无比吃力了。

但就算这样。

双方也都咬牙切齿,不断打下去。

此时,沙俄的韧性真是超过了日俄战争时期。

他们已经付出了那么大的伤亡,而且兵源和物资都要源源不断从万里之外运过来,这个时候西伯利亚铁路可还是没影的事情。

如今整个战场上,沙俄依旧有十几万大军,中方依旧有三十几万大军。

但是……感觉战争完全看不到停止的迹象。

双方就是在不断失血。

因为中方在越南和日本战场的顺利获胜,使得美、法等国陷入了一种悲观。

但是,因为北方中俄战争的僵持,几个列强又陷入了一种惊喜之中。

甚至包括中国的盟友,大英帝国。

恨不得双方大战就一直这么延续下去,两个大国就这么不断失血下去。

因为中方在越南和日本的战争,刺激到了英国,甚至也激怒了很多英国人。

苏曳咬牙切齿望着前面恐怖的战线。

这不像是日俄战争,倒像是朝战了。

打了一年半,中方军队的伤亡大概已经超过七万了。

当然沙俄军队可能还要更多一些。

虽然现在兵力是对方两倍,但是想要彻底消灭敌人,实在是太难了。

因为现在距离本土太远,补给越来越困难了。

中方军队的火力密度,也比之前弱了不少。

甚至,他还需要做一个决定。

补给品,是侧重弹药,还是衣物和粮食,因为运力有限。

苏曳做了一个决定。

侧重衣物和粮食。

然后,气候改变了战争。

1871年的冬天来了,而且比往常来得更早了一些。

刺骨的严寒席卷了整个战场。

沙俄军队一开始还很高兴,因为在他们看来,冬天是属于沙俄的福利。

毕竟俄国人可是在冬天击退过拿破仑的。

但是,这完全是刻舟求剑。

而且,寒冬来临的时候,考验的就不是双方的战斗力了,甚至也不是意志力。

面对大自然的时候,千万别高估意志力的作用。

这时候考验的是双方的国力,还有后勤。

而这个时候的苏曳,已经从战场统帅变成了后勤总指挥。

开动工业机器,开动整个国家机器。

源源不断为战场输送各种物资,哪怕运输成本已经高出了天际。

天气越来越冷。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整个战场都被大雪淹没了,彻底变成了白色地狱。

然后,俄军的噩梦就来了。

此时沙俄的工业能力,已经是弱于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