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有点不对劲
由于时间关系,第七穿插连并未修整多长时间,带上足够的食物和武器弹药,在衣服里塞上一些棉花、杂草御寒,便带着二十部电台和译电员出发了。
他们所处的位置是刚离开鸭绿江没多远,并且走的是山路,并未遇见敌人,甚至连敌机都没有遇见。
“美军的飞机在鸭绿江上的飞行次数还是比较少,多数都是侦察机,随着继续深入,敌人的飞机才会渐渐多起来。”
夏远看着两边山上光秃秃的树木,现在是十一月的天,已经入冬,气温下降,越来越冷,到处都是枯黄的树叶和光秃秃的树干。
一路上战士们都没有说话交头接耳,闷着头前进,二十部电台和几位译电员同志走在队伍中段部位,炮排的战士被火力排的战士保护着。由于第七穿插连特殊的性质,七连算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连队,有自己的炮排。
伍千里和梅生带着地图,一边走一边观察,走在队伍前方有三四名侦察兵,负责查看四周的动向,他们活动范围就围绕着第七穿插连。
夏远并没有想要改变剧情的念头,他最大的依仗就是熟知剧情,贸然改变,第七穿插连的命运将会连他也无法知晓,自己也就失去了穿越者的优势。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电影中的剧情还是顺着来。整个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死伤的人太多太多,他个体力量非常单薄,面对大势变动也无能为力。
顺应历史,尊重历史。
“一班二班保持警戒,其他人原地休息!”
赶了两个多小时的路程,伍千里示意大家原地休息,低矮的山谷,战士们分散开靠在墙角休息。
余从戎摸到夏远身边,掏出一个有些破旧的小本子,递给夏远:“夏远,这是咱们的手势图解,你自己看一看,到了这边,就没有鸭绿江那边安全,随时都有可能和美军碰面,你是新兵,我应该给你讲解一下咱们连的战术。”
“这是……”
夏远打开小本子,顿时被里边的内容震惊到了。
小本子详细的记录着一些‘口语’‘手语’的动作及其含义,甚至包括‘军号’‘无线电’。
“这东西可是宝贝,咱们连最宝贵的,你要记在心里。”余从戎咧着嘴,一脸的骄傲,“伍万里加入炮排,他会跟着雷公学,这边就我教你,接下来的内容一定要记在心里,到时候你再配合这本书看。”
夏远点点头,将小本子揣在怀里。
余从戎拍了拍夏远的肩膀,靠在斜坡上,小心翼翼的取出一把炒面,往嘴里塞,大口大口的咀嚼,“吃点,补充补充体力。”
“吃土豆吧,天太冷,我怕土豆冻上。”夏远咧嘴笑了笑,心里暖暖的。
余从戎看起来有的时候很不靠谱,但到了战场上,他却成为伍千里最坚实的后盾。
土豆还没有像到了长津湖那边那样,冻得能把人的牙齿硌掉,这个时候还软乎着,咬一口,就是没啥味道。
平河坐在一旁擦着手里的枪,夏远目光看去的时候,平河有所察觉,对夏远不冷不淡的点点头。
余从戎吃着炒面,解释道:“他就是这样子,平时不怎么说话,在战场上,他的子弹跟长了眼睛一样,枪法很厉害。”
夏远一脸羡慕,以他现在的枪法,还远远达不到狙击手的水准,还需要经过战争的磨练。
三两口把嘴里的土豆吃完,夏远凑到平河身边,继续讨教狙击的知识。
在山东整训的时候,夏远就让平河教过他,他发现,在平河教他的时候,瞄准技能的熟练度会提升的非常快。
所以这一路上,有事儿没事儿夏远就找平河,这可是一个经验宝宝啊。
平河擦拭着他手里的枪,“打枪很简单,瞄准,扣动扳机,但是打不打得中,很难说,这是最大的难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短时间内,我也教不了你太多的东西,唯有一个字,练,就跟你练武是一个道理,春夏秋冬,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训练。”
夏远找过他很多次,讨教狙击的经验,平河依旧很耐心,手里那把枪也被他擦得透着沁色,这把枪是从老蒋手里缴获的,爱不释手,这把枪陪伴他很长一段时间,从抗战一直陪伴他到现在。
平河也是一位老兵,跟着第七穿插连上了不少的战场,枪法除了日常训练,也有大部分是经过战场上的厮杀,当然,也有一些和自身天赋有关。
夏远认真的听着,瞄准技能的熟练度正在嗖嗖往上涨。
平河见夏远听得认真,就像是打开了一个话匣子一样,甚至还绘声绘色的描绘起了自己以前参加的一些战斗。
“……当时余从戎这小子被一挺机枪压得抬不起头,还是我救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