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邺襄篇4

◎梁上君子。◎

她.....要过生辰了吗?

是具体什么时候?

司沂放下肩头的重货, 拂干净肩上的尘土,坐到最先提起这个话眼子的壮汉旁边,“是几日后?”

壮汉觉得稀奇, 嗳了一声。

“没想到小兄弟你也感兴趣?”

司沂来有几日了,是整个船舱码头年岁最小的人, 历来又不爱说话, 来了这么久, 旁的人都没听他主动讲过什么。

有人同他套近乎, 问他怎么来码头做活了,是不是家里出了事,急需要用银子,还要瞒着家里人,不然他为何总是晚上来,显然是不想叫家里的人知道。

少年性子冷,码头上的人逗他一两回,见他不搭理, 也就识趣没再问了。

今儿个真是难得居然听到他主动发问,旁的人都看过来了。

司沂拧眉,不答话只点头。

壮汉也不冲他套话,便直接讲道,“三日后。”

另一个人捞起肩上的汗巾, 擦了一把额头,也跟着说道。

“是啊,小公主是国君的掌心宝, 也是唯一的一位公主, 她过生辰, 国君会开仓济粮, 施菜布粥,还会发赏钱,每人一锭银子,抵得过咱们在码头做几日的活计了。”

如此郑重。

临近生辰,邺襄上下都忙着,难怪她不来了。

“瞧见没,近来邺襄街市上总有人在管护那些花,两旁都挂了琉璃灯,都是因为给小公主过生辰准备的。”

“国君做这些,都是为了给小公主积善积德,确保她几生几世顺遂如意。”

司沂素来不留意这些,感觉到街市上夜里活动的人多了,他开始来时,也曾防备过,会不会是满江的人,可后来发现不是,大多是邺襄的百姓。

他们的出现只是为了挂琉璃灯,并没有别的意图。

不曾想过,挂起来的琉璃灯,是因为她要过生辰了。

他也当给送些什么吧。

司沂的心忽而紧张起来,回去之后,司沂做活得到的碎银全都找了出来,有一大把,只占个重和多而已,真真比起来,还没有一张银票来得实在。

只有十一两。

实在是太少了。

少年看着桌上的碎银发愁,这些钱够买什么体面的生辰礼呢?

司沂首先想到的是簪子首饰等物。

可别说簪子,这些钱恐怕连她簪子上的一颗珠子都买不了,别说整整一支簪钗,司沂看过好东西,那要价不菲。

他实在太穷了。

他要如何在三日到来之前攒够一笔数量不少的银钱?

指骨一下下敲打着桌面,少年在心中不住的盘算。

怎么办呢?

正思索着,门口传来声响,他下意识迅速将桌上所有的碎银全都给藏起来。

还以为是她来了。

胸腔里的心猛跳了好几下...不是...

原来是母亲。

“沂儿,夜深了你怎么还没歇息?”

司沂对答如流,“刚练完剑。”

他的剑放在一旁,母亲看见了并没有起疑心。

“待在这里闷坏了吧?”

司沂摇头。

母亲宽慰地笑,“再忍耐些时日。”起先司沂并不明白母亲说这些话的用意究竟是什么,直到他看到了他听到了外面热火朝天的吵闹声,还有吹响的鼓号,似乎....

“邺襄的小公主快过生辰了,近些时日外面会很吵,人来人往的特别多,邺襄公主受宠非凡,旁朝的使臣也会来,可能会包括满江。”

司沂略略懂了,母亲大概是怕他好奇心驱使,悄悄跑出去吧。

果不其然母亲的后话来了,“沂儿,你得乖乖待在这里,一旦出了错,我们即将前功尽弃。”

她再次重申了一遍。

司沂也面不改色跟母亲保证,“好。”

“我不出去。”

母亲轻轻拍了拍他的肩骨,露出满意的笑容,“母亲相信你。”

“对了,母亲给你带了一些补气的药丸,吃了有好处。”

芙潼近来玩得开心,过两日便是她的生辰礼啦,届时不知道又有什么稀奇古怪的好玩意呢,每年都很新奇,拆生辰礼拆到手软。

母妃为她量身定做了许多的新衣衫,尽管芙潼的衣衫已经够多了,首饰更是数不胜数,可她不怎么喜欢佩戴,总觉得沉,因此都锁起来了。

芙潼晃着小腿肚子,“好希望快一点到呀。”

“今年璟淮哥哥会送些什么呢?”

每一年孟璟淮送过来的生辰礼,都是邺襄所没有的新奇有趣物件。

有鲁班锁,孔明锁,还有会自己跳舞的小人,别具一格的蹴鞠,纸鸢,兔儿爷,和芙潼长得一模一样的泥罐人,双陆,这些东西,都是邺襄没有的,多是旁国的东西

芙潼每一件都很喜欢,尤其是纸鸢,坏了她也舍不得,非要去捡回来。

孟璟淮知道她险些摔了,还是头一次板着脸跟她严肃说明,不许再爬那么高的树,如果坏了,告诉他,他再做一个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