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你回来了。”◎

司沂到乾清宫的时候, 里面乌泱泱围了人,诸位皇子都来了, 尤其以五皇子为首的人最甚。

诸位皇子只知道皇帝醒来, 便宣旨意要见太子,误以为皇帝要传国玺承袭大统,生怕自己分不到一杯羹, 接到了风声全都来了。

没想要场面一度凝固,皇帝的病竟然是五皇子不知道何处寻来的医士给治好的,医士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

看也看不出来是男是女, 声音听着中和,帷帽遮掩边边角角异常的干净, 连一点都窥探不见里头的虚实。

司沂自进门来,目光便牢牢锁定在芙潼的身上。

芙潼浑身站如针毡, 若是司沂冲过来, 掀开她的帷帽, 仅凭她半张脸的易容绝对会被人看出来。

好在五皇子把芙潼这个半路出家的医士当成宝贝,生怕被司沂给笼络了过去,他挡在芙潼的面前。

“太子在看什么?”

周围的皇亲国戚实在多,芙潼趁机扶住帷帽往后, 躲在两名宫娥后面, 她的身子小, 很快就极了进去。

司沂的步调很稳, 声音也平沉, 淡淡收回了视线, 余光却一直留在芙潼的身上, 确保她在什么方位。

“来时的路上听太医说, 皇弟在民间寻了一名神医, 药到病除,让父皇的身子渐渐好转,孤很想见见这位神医,想知道他是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医治了父皇的顽疾。”

芙潼的手都揪紧了,怎么办?

刚刚她原想要直接出宫,不料,被进来的人直接围堵在了这里,局面太过于混乱,场面焦灼,门口的人都被围起来了。

眼下不能将火引到她的身上暴露一切,否则祸水东引,司沂极有可能,直接将她给拉出来,用邺襄的唬头,将他调走御林军的事情给遮掩过去。

幸好五皇子不甘示弱,他也不放过任何能够踩死司沂的机会。

“太子不要转移话题,父皇命人叫太子过来可不是为了听你询问神医,顾左右而其他说这些。”

司沂一路走过去,他哦一声,眼皮子轻动,皇帝调好了息,扶着中常侍的手坐起来。

“太子,老五参你在朕养病期间独揽大权,不虚心求听群臣的谏言,贬斥老臣,更一意孤行灭了邺襄?调走宫中御林军守卫,以致宫中虚空。”

五皇子垂面,脸上依稀可见得意之色。

司沂不紧不慢跪下,“请父皇金安,儿臣恭贺父皇龙体渐缓。”

芙潼想趁司沂无暇分身之时悄悄走掉,等她转眼就看到,司沂身边的两名侍卫,竟然不知道在何时,已经绕到了她的身后,明显是为了盯着她来的。

这下麻烦了!

皇帝的面色微缓,司沂是他最得意的儿子,也是将来继承大位的人,他最欣赏司沂的一处地方,便是他处世不慌不乱,不似五皇子,五皇子是第二出色的儿子,可他不够沉稳。

若放在别人的身上,五皇子参的罪证上,足够皇帝直接处死,不配留一次机会了。

因为对方是太子司沂,皇帝才叫他过来给他解释的机会,五皇子脑子不够灵通,参不到层面,只单纯以为皇帝问罪,是要当面剥司沂的权力,更改储君之位。

“太子,对此,你有何解释?”

皇帝沉身问,胸腔还是疼痛难忍,盈妃在侧轻抚着他的臂膀,给他喂九转还金丹。

皇帝环伺周围,忽然问起,“怎么不见皇后?”

芙潼才想起来,她进宫几日,都没有见到皇后,不仅如此,在永延殿也没有见过皇后来过。

“皇后去哪了?”

盈妃巴不得皇后不来,她正要见皇后的闲话,司沂已经率先开口,“父皇病重,母后忧心不已,日日跪在佛前祈求,身子不堪重负,也病倒昏迷了。”

盈妃一噎,皇帝声音更缓柔了些,“辛苦皇后了。”

他对盈妃说,“朕的身子不好走动,你要代替朕去慰问皇后,侍奉跟前。”

盈妃脸上应笑,心里冷笑连连,她巴不得皇后早死,将来不论谁登基,她都是最大的太后。

五皇子也跟腔,“父皇龙体欠安,昏睡的日子里,举国悲痛不已。”

“母妃终日以泪洗面,也曾为了父皇能够有所好转,开厂布粥,一直广施恩德,想要父皇能够早日康复,好在黄天不负,能够让儿臣寻得神医,救治父皇。”

五皇子这一招的确英明,司沂好不容易营造好的局面荡然无存,皇帝又把矛头掉转到他的头上。

“太子,你还没有给朕一个合理解释,在朕期间,究竟为什么这么做!”

司沂长吁出一口气,面露凄怜。

“父皇,儿臣所做一切,都是为了父皇的,邺襄是药商大国,昔年听说邺襄有一株能够生死人肉白骨的神药,儿臣分享重金,想要换取此宝,岂料邺襄不敬,侮辱贞景,儿臣为扬父皇尊严,出兵邺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