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5/7页)

对一脚踢伤小偷命根的少女评价是——“现在女孩子全无温柔,作风野蛮,呼吁应该加强家庭教育。”

原来是从现在开始的传统,对还没有开始的事情指手划脚,指指点点。

其他媒体虽然不是这么激烈的反对,但也保持着观望态度,招行的网上银行,专门为参赛选手开放了特别版,只有转账和查账两项功能。

招行的网点在很多城市甚至都没有,参赛选手都没机会先办个卡练习一下。

薛露那边办事效率很高,已经把选手的名单、入住的酒店都安排好了。

光是预案就出了四份。

在新年即将到来的前一天早上,二十位参赛选手入住酒店。

酒店里只有床,连被子都没有,得通过网络购买。

大家兴冲冲在「中国货」上下单,买被子买衣服。

安夏在工作之余,也在实时看着他们的下单记录。

安夏看到一条购买记录,非常无语。

身在首都的参赛选手,买了一个发货地址是广东某市的被子,以现在的物流速度,起码得六天才能到。

“他的被子不想要了吗?”

但是根据比赛规则,她什么都不能说。

已经有选手的被子到货了。

已经有选手吃上了白灼虾配小酒。

还有一位从来没用过电脑,却幸运中选的选手,还在苦哈哈地现学拼音打字,以「一指禅」神功戳自己的地址。

把旁边围观的记者看得着急,恨不得把他推开自己上。

已经有画手出身的选手,在网上接单,然后开始动笔画了。

那位有志于72小时打通五个游戏的人也开始了。

参赛选手可以随意上网,在论坛、聊天室和鸿雁里跟别人分享自己的状态。

大多数人表示:“太舒服了,吃的喝的都有人付账。下单后一两个小时就送来了。”

在紫金的新闻版上当晚就放上一篇报道《数字化生活离我们还远吗?》

展望美好未来的同时,句句回怼那家报纸。

“安总,不好了,沪市很多餐饮店都提前打烊了,要马上启动第一预案吗?”小雪打来电话。

第一预案就是安排位于该城市的公司网点提供全套的生活服务。

绝不能让选手真的在酒店里饥寒交迫,到时候还不被媒体喷死。

“别慌,等到晚上,要是还没有任何选手找到解决方法,我们就启动预案。”

安夏看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

都说大明亡于小冰河期,安夏没想过,第一届网络生存挑战也会受冰雪天气的影响。

她完全不知道1991年12月的长三角地区暴雪侵城,不比2008年的那场冰灾小。

雪其实已经下了大半天,但是没想到。不仅没有停止的趋势,反而越下越大,长三角地区的雪居然也有积到小腿那么深的时候。

再加上刚好元旦前夜,很多店家便打烊回家了。

当选手们打开「吃了吗」想点餐的时候,发现沪市所有的店家都提示已经打烊,明天请早。

有些很偏远的地方还有店家开着,但是提示「配送距离过远,请另选店家」。

“……”好几个选手们懵逼了,他们在论坛上发贴求助,询问应该怎么办。

三十岁的大哥当机立断下单了热水壶、方便面和碗筷。

他不仅给自己下了一单,还帮一位快要毕业,专门做市场数据分析的小哥下了单,饥肠辘辘的小哥接到方便面套装的时候,感动得无以复加。

72小时不到,小哥就决定毕业后去大哥公司上班,在论坛上传为佳话。

二十个选手,十九个都活得很开心,只有一个人不知道电子邮件怎么用,无法确认送餐信息,快饿死了。

论坛上的网友着急上火,给他出主意,截图给他看,教他怎么确认。

无奈他就是看不懂,他觉得太难了。

网友们完全不懂他为什么不懂,怎么教都教不会。

为免自己饿死,他只好在比赛进行到二十六小时之后,黯然退出比赛。

沪市的五位选手剩下的时间也没有惨到只能靠方便面度日。

在一个老小区旁边有一个新开的小吃店,老板是个不想在厂里上班的年轻人,前几天刚盘下一个店,买了一大堆菜,也在「吃了吗」上面注册了商户。

他顶风冒雪去开店,然而,大多数人连被窝都不想离开,何况离开家。

店里连鬼都没有,他看着一屋的菜发愁,不知道怎么办。

只能刷网解闷。

忽然发现网上居然在玩网络生存比赛,而且选手们都在抱怨吃方便面。

年轻的店主就在论坛上发了一条:“现在我家可以订餐了,欢迎在沪市的各位选手选购。”下面是他的店名。

下一秒,店主的电脑疯狂闪动着提示,点完一条,又冒出一条,他甚至以为是系统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