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张三丰

参加完基哥的婚礼,钱宸就一直待在首都不出去了,趁着这个时间,他继续拍摄《张三丰》电影。

这部电影他筹备了很久。

剧本都是他自己写的,有一部分是关于张三丰的民间故事,还有一部分脱胎于金庸小说。

他并无意去宣传道教。

尽管他对道教的好感度远超过佛教。

这部电影的风格有点迷幻,换句话说就是钱宸计划通过一部爽片,顺便探讨一下人生。

张三丰肯定是爽片啊。

一把倚天剑,插在那七年,愣是没人敢来抢。

他不是活得久才这么强,而是因为强才活得这么久。

玄冥二老合力接了张三丰一掌没死,从此在江湖上名声大噪,普遍认为他们的实力已经超过了百损道人。

张真人,在你真气耗尽之前,你不可能杀了我们所有人!

在武侠世界,他就一修仙的。

金庸笔下的张三丰,近似于仙人,却也是至情至圣,他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且心胸似海的高尚品德,有心怀天下苍生的大爱,也有私人情感的小爱。

王晶拍《魔教教主》,把张无忌拍成了个心机婊。

很多人觉得,父母双亡,又屡经大难,张无忌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这才是人之常情。

倒也不是王晶曲解金庸的心思。

在连载版的最初设定里,金庸当年也是电影《魔教教主》中那样的思路,想把张无忌创造成最终能与朱元璋双雄争霸,甚至是加个陈友谅三雄争霸的人物。

毕竟凭借小时候继承他母亲聪明伶俐又富有心计的特点,长大后再练成神功的张无忌完全有可能成为一方霸主。

但后来金庸笔风突变,硬是把长大后的张无忌,变成一个天性醇厚、以德报怨的心胸宽广之人。

最终凭借他的盖世武功和这样的高尚品德,得以消除武林宿怨并统领天下英豪,铸成了抗元统一战线,继而推翻了元朝。

从修订版小说开始,金庸更是多次删掉了表现张无忌小时候聪明且有心计的所有情节,以此来对应张无忌的醇厚天性。

王晶大概是看过连载版的。

不知道是无心插柳,还是刻意为之,金庸这样改了之后,倒是有了另外一种解释。

张三丰用他自身强大的人格魅力,矫正了张无忌原本已经扭曲的思想,不仅消除了张无忌的仇恨心理,更还将张无忌教导成一位跟他一样,有广阔胸怀且心存民族大义的侠之大者,一位足以继承他之衣钵和志向的传人。

毕竟,金庸塑造人物角色的模式特点之一,就是笔下人物不但自己心存大义,还能影响别人成为侠之大者。

就像洪七公对郭靖的影响和郭靖对杨过的影响那般,张三丰对张无忌的影响也是如此。

金庸固然有一些值得诟病的地方,但他的武侠小说确实影响了华语世界三十年。

正如每个时代必然有每个时代的局限性,其实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局限性。

至于张三丰的爱情,可能也近于若有似无。

当年的张君宝一厢情愿,而郭襄的心念念不忘于神雕大侠。

一个有意,一个无心,就如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却无心恋落花,注定了虽有相遇,却无结果。

网上流传一段文字:

张三丰瞧着郭襄的遗书,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个明慧潇洒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短短一句话,却令人惆怅不已,心里空落落的,似乎丢掉了什么东西。

遍寻《倚天》一书,其实都没有这段话。

就有人觉得这是大家强加上去的,属于牵强附会的东西,但其实这段话出自当年的连载版。

金庸多次修订作品。

比如那一版的时候,张无忌成了峨眉派掌门,而周芷若削发为尼,不问世事,至此一盏青灯,常伴古佛。

到了三联版的时候,就成了二女共侍一夫。

世纪新修版又改了,结尾写周芷若不许无忌和赵敏结婚,无忌不理解,说你这么为难我们是何用意?而周芷若却说:“你们尽管做夫妻、生娃娃,过得十年八年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就只不舍得我,这就够了……”

有点不太好理解,或许是说赵敏成了黄脸婆,开始怀念白月光?

其实,这三版结尾都还不错,比较离谱的是《天龙八部》,新修版让王语嫣回到了表哥的身边。

钱宸心目中最恰当的张三丰形象是常枫老先生,郭襄的形象则是李绮红。

但他编导的这部《张三丰》,甚至都没选郭襄的演员。

尽管他确实可以写个女主出来,哪怕只是作为暗恋对象也可以。

全程都没有,只在一些独坐山巅,凝望云海之类的场景中,让人有无限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