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文不对题

转眼便过了中午,依然没有考生出贡院。

朱浩把两篇文章写完,誊录后不再多等候,站起身来,做了甲子号考棚第一个交卷人。

衙差过来将考卷弥封,顺带收走草稿纸,朱浩将自己的考篮整理妥当,准备出场,而对面的袁汝霖见朱浩要走,明显紧张起来。

朱浩是第一批放排出考场之人。

六百多名应考的童生,第一次放排出场的人不到十个,众人看起来脸色都很轻松,在这年头敢提前交卷出场的,要么是学问方面有自信,要么是因无知而自信,总之大家伙都很自信。

一个个自信哥出考场,不管对方怎么想,反正心目中自己是必定通过院试获得秀才功名的那个。

朱浩出场后,没有回王府或回家,而是先去处理因备考而积压下来的事情。

一直到天黑,朱浩才返回王府。

这边袁汝霖回来已经有一段时间,正在跟唐寅复盘这次考试,把自己的文章能背默的部分全都背默下来,由唐寅分析利弊。

“怎么才回来?汝霖说你中午刚过就出考场了?”唐寅问道。

朱浩见一旁京泓正在用羡慕的眼神往这边看,淡淡回了一句:“一年半时间备考,考完了自然要去放松下……很多事之前来不及做,需花点时间理顺。”

唐寅道:“把你的文章背默出来,我给你参详一番。”

朱浩很想说,我的文章还用得着你来参详?再则考试都结束了,你现在搞这些有何意义?

不过朱浩还是运笔如飞,将文章给唐寅写了出来。

唐寅看过朱浩的第二篇文章后,眉头直皱:“朱浩,平时你写文章很是稳健,怎么会在考场上出此等问题?

“中庸之道不能行于世,论述上你怎能往勤学方向偏斜?即便你的用词再好,但对于经义的理解有偏颇,或许连汝霖的文章都不如。还是说……你又提前得知什么,知道这位主考官的喜好?”

真被你说对了!

朱浩总不能告诉唐寅,我作为穿越者,知道张邦奇的治学理念,大概明白他为何要出这道题,想看到这道题出来后,考生会往哪个方向论述,所以才这么写的吧?

“有感而发,不是非要中规中矩,不是吗?”朱浩笑着道。

唐寅没好气地道:“你这不是另辟蹊径,简直是胡来……幸好你有县试案首作依托,否则我都要怀疑你能否通过此番院考了……最近对你学问上的教导的确疏忽了些,看来回头该给你好好补补课了!”

京泓凑过来问道:“朱浩的文章写得不好吗?”

眼前一幕让京泓很是惊奇。

以往朱浩写文章,可说是让人惊叹的存在,他自问要追上朱浩遥不可及,怎么会在院试这种考试中犯下低级错误?

唐寅不想在京泓面前打击朱浩的威信,怎么说朱浩都是这群孩子的半个先生,道:“并非不好,只是论述方向有失偏颇,若是遇到故意刁难考生的考官,或许这样的文章就不会录取了。”

“哦。”

京泓回头看向朱浩,好似在说,你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啊?

唐寅不再问文章方面的事,起身道:“对了,院考后,兴王府邀请本省张提学进王府,出题考核世子,那时你的成绩也出来了……不出差错的话……你应该还是能考中生员,不如一起去吧。”

朱浩知道,《明史·张邦奇传》中曾有记述:“时世宗方为兴世子,献皇遣就试。乃特设两案,己居北而使世子居南。文成,送入学。世宗由此知邦奇。”

历史上兴王朱祐杬的确让世子接受张邦奇的单独考试,文章写得好不好……估计不咋地,以朱四的才学别说跟本县童生相比,就算是一些应考县试的儒生,也比朱四的文章好,朱四学写文章也就一两年,做不到有所成就。

但兴王望子成龙的心思却体现得一览无遗。

朱浩道:“我就不去了……我不想让人觉得我是托王府关系才有资格进学,往后乡试大比时,或依然是张提学主考呢。”

以朱浩之意,我以后考乡试的时候,张邦奇很可能会是主考官,这还不说来年涉及乡试资格考试的科考也会由其主持,属于利益关联方。张邦奇入王府考核世子我非去露一头,在外人看来就是攀关系。

虽然朱浩知道,张邦奇历史上于正德十三年病归故里,随后遇到父母丧,等守制完成时朱四已经做皇帝了。

《明史》记载:“帝尝奉太后谒天寿诸陵,语及择相。太后曰:‘先皇尝言提学张邦奇器识,他日可为宰相,其人安在?’帝憬然曰:‘尚未用也。’服阕,即召为吏部右侍郎,掌部事。”

意思是朱四登基后跟他老娘一起拜谒天寿山众皇帝陵寝,说及选相之事,时蒋太后提到朱祐杬推崇的张邦奇,随后朱四就记起这个曾经考过自己的本省提学,等张邦奇守制结束,就召为吏部右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