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节 京观
随着第一位信使的到来,之后各路信使络绎不绝,前后脚都跑进了紫禁城。
这里面不但有三大系统派出的人马,还有孙承宗和某曹姓总兵派出的,手持露布沿途一路报捷的快骑。
到了这时候,东林党再跳出来质疑就是脑残了。因为连文官系统自己派出去的信使,也汇报说亲手验证了鞑子人头。
所以现在皇极殿广场上沸反盈天,是个人都在兴奋地讨论着前所未有的大捷,包括维护礼仪的御史在内,破天荒都在拉着信使打问,肃穆的故宫大广场,罕见的,在早朝期间第一次变成了菜市场。
人们有这种反应是正常的。
在之前的围城战役中,可以说京城里所有人都有了被鞑子冲进来屠城的思想准备。不知有多少人半夜被吓醒,又有多少人做好了杀掉自己妻女,然后上吊寻死的准备——这里面尤其以今天站在广场上的官员居多。
所以今天得知了好消息后,就像溺水人被消防员搭救,绝地反杀的巨大心理落差,使得长期以来处于压抑晦暗心态的明人官员们顿时放开了拘束,再也顾不得章法了。
大广场上像开锅一样,皇极殿前的小圈子同样也很热闹。
此刻的崇祯皇帝,正微笑着端坐于龙椅上,在对脚下一个信使发问。
解开了心中一些疑惑后,皇帝一脸满足地点点头:“看赏”。
然后信使磕头领银子走人,然后下一个信使又被带上前,然后皇帝又开始微笑着从另外一些角度问起同样的问题来。
与此同时,比皇帝低了一层的丹墀上,温老戏骨坐在一个马扎上,一手捋着胡须,正满脸慈祥地看着皇帝耍宝。
老戏骨方才在听到信报后,第一时间就摇摇欲倒。不过这次是真的:昨晚到现在老温看似八风不动,其实承受了巨大压力,这一下释放出来后,有点遭不住了。
好在老温身旁都是聪明人,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谁是胜利者后,几只手伸出来就将老温给扶住了。
台上皇帝见此情形,急忙顺水推舟,给老戏骨升了位置,并赏了他一个马扎,坐在了离皇帝最近的地方。
殿前的热闹场面一直持续到皇帝问完了最后一个信使为止。
这个时候,由首辅周延儒领衔的文官集团,才组织好了秩序,率领上千名文官正式开始三跪九叩,为皇上贺,为大明贺,庆颂这场从未有过的惊天大胜。
今天已经失态多次的崇祯皇帝,则是心潮澎湃,踌躇满志地接受了群臣道贺,并且再一次不顾仪态地大笑起来。
到了这个时候,群臣才意识到,原来一向冷硬阴沉的皇帝,也还是个年轻人啊!
……
当天的早朝,上至君王,下至群臣,都发生了诸多不合规之处,算是创造了一项有明以来的新记录。不过这点小事在惊天大胜面前,也就顺理成章了。
早朝结束后,没到中午,京城里得知真相的明人就开始放起了鞭炮。一时间满城处处烟火,连皇城内的太监宫女也放起了烟花,一片喜庆的过节气氛。
从早上那一刻开始就没合过嘴的年轻皇帝,这一次又破例了。他破天荒地下令给宫人们在这个不是节日的日子里,集体放了一次赏。
同样的节目也在京城的各家各户里上演着。
除了那些工薪阶层之外,其余不说王公贵族了,但凡是家中有奴仆的,都或多或少发了喜钱,堪称普天同庆。
伴随着节目的,则是几个上了京城热搜榜的名词在传播——“曹川”“漳潮副总兵”“绿袄营”“天津义从”“厢车拉人头”“阿敏”“硕托”。
而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京师人民又陷入了一种幸福而忐忑的等待中。
每当有一骑背上插着加急旗号的哨探从东边进城,犹如水波一样的信息就开始往四周扩散:绿袄营到蓟镇了,绿袄营到三河了,绿袄营到通州了,到城外了……
三屯营距离京城300华里,快马最多两天就能到。
当时京城出来的哨探是在半路和曹总兵相遇的,这之后由于曹总兵带着厢车,所以速度慢了些。
直到开完早朝的第二天,4月6日的傍晚,穿越众率领的大队骑兵才过了通州,在京城东边的广渠门外号了房子驻扎下来。
虽说这之前已经有一些部队来到了城外,包括提前进城的孙承宗等将领,但这些人都没有掀起什么波澜。
然而当曹总兵的绿袄军到站后,京城里顿时狂躁了起来,很多人纷纷从广渠门出城,都想看看传说中的神兵长什么样。
这之后看到围观人群越来越多,穿越众见势不妙,于是赶紧把装着人头的厢车摆出来供吃瓜群众参观,部队则是保持了警戒,除了前来碰头的薛海元之外,严禁闲杂人等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