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2/4页)

小组长觉得自己这么分已经很公平了,为了叫这些知青们不枯燥,他是安排知青们轮着来的。结果江磊还是不愿意,话里话外都是指摘他帮着社员不帮着知青。

小组长吐沫星子喷了江磊一脸,白玲在边上已经不想说话了。

她现在就是后悔。

跟这么个人绑定了名声,实在是害死人。

白玲翻了一个白眼给江磊,眼光不知不觉就飘去了旁边。

旁边站着的,是于鹏程。

于鹏程穿着跟大家几乎没区别的衣裳,下地时候都一样,很少有人会穿自己的好衣裳,都是挑着最破的穿,穿坏了也不心疼。于鹏程就穿着白色的短袖衫,下面是膝盖处一个补丁的长裤。

白玲算计的厉害,一看这样就在心里衡量,于鹏程最差的衣服也就是一个补丁的裤子……

白玲这段时间没少观察于鹏程,渐渐的在各种细节里估量出了于鹏程的身价。

就凭于鹏程三五不时去镇上买东西的架势,这人的条件就不能差了,保守估计手里也捏着几百块。

白玲确定了这点,一咬牙,虽然还没打听出来于鹏程家是干啥的,但她已经准备行动了。

要知道刚下乡那会儿她是不打算在一年之内就给自己定下来的,毕竟真有门路的人家里早就给安排了工作,不可能落到农村。

可是如果真有好的,白玲并不排斥找一个人搭伙过。她家里兄弟姐妹多,她从小就习惯了争抢和抓住机会。这次被下放农村,就是她本来应该下乡的姐姐突然之间找了人结婚,所以下乡的事情才落在了她身上。

她姐为了不下乡,找了一个腿脚不好的锅炉工。

白玲都得说一句她姐真是够狠的,那锅炉工比她姐大了十岁不止。人又矮,长的还丑。

她姐这一手,直接给她弄得没了出路,她原先预备的几个再相处的发展对象也不成了,下乡来也只拿住了一个江磊。

白玲从兜里掏出来一条手帕,先是抹了汗,又轻声细语的对着江磊说道:“江知青,你不要说了,咱们下乡来,自然是要听大队指挥的。这些农活乡亲们都能干,我们怎么不能干?”

她说完就悄悄看了一眼于鹏程,现在大家不住在一起,她对于鹏程的了解也少的可怜,于是就只能按照自己对于鹏程的印象来了。

于鹏程之前几次知青间的事情都比较积极,平时虽然独来独往的,但说起来集体也是一套一套的。尤其是下乡的第一天,于鹏程还旗帜鲜明的反对了江磊,说的也是集体如何。

白玲立刻就改变了思路,她哄着江磊时候是柔弱的,但对于鹏程,她必然是要投其所好,坚强一点,识大体一点。

果然,于鹏程看向她的眼神中多了一丝诧异。

白玲心喜,又说道:“江知青,你看,大家都为了你耽误了不少进度了,咱们赶紧开始吧,不能耽搁了秋收。你再闹下去,难免让大家以为你是拈轻怕重,这对咱们知青的名声也不好。”

江磊被小组长连着怼了一通,又被白玲说了两句,脸色已经是很难看了。

知青队长杨红在别处领了工具,跟另两个知青回来,把镰刀发下去,知青们各自就都开始了工作。

江磊黑着脸,他等着白玲过来轻声细语的开解他。

白玲却毫不在意,已经在跟大部队一起下地了。

江磊都有些委屈了,他不明白白玲为什么这样,明明昨天她还让自己去给她买头绳呢。咋才一天,这人就已经变脸了?

江磊委屈巴巴的去割麦,白玲看到他过来,就跟人换了一行,跟江磊隔开了距离。

江磊:……

知青们内部的暗潮涌动暂且不提,王樱这边的工作也不轻松,不到半天,就有两三个人来找她。

一个是镰刀划了手,一个是被地里的刺猬扎了脚。

王樱把人带到会议室,直接酒精消毒再给上药,包好了之后歇一会儿。俩人就还是收拾清楚接着去干活了。

乡下人,没有说是一点小伤口就不干活的。就连这次来找王樱还是大队长的要求,说是不处理会感染,按照往年的意思,他们都是直接拿水洗干净就接着干了,谁还会单独找一趟大夫呢。

王樱是清楚这些的,所以早就给田有福说了,通知到各小组,甭管是什么毛病,只要是见血了,都得来找她。

就算不上药,拿酒精清理一下也比糊弄着强。

这个说法还被吴桂花叫小孩子们排演成了演出小品,几个小孩生动的展现了一个老光棍,家里没油,伸着舌头舔刀上的猪油,结果划伤之后破伤风死掉了的故事。

这个小品一出,任谁都知道生锈的东西碰了伤口就会破伤风,只要见血的伤口就都不能大意。

收麦到了中午,徐老太就先回去做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