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江王折射身世
江王释放有意争取留京的信号越强, 朝廷内部的气氛就越处于一种低沉的状态,多数老臣几乎已经默认了,年轻的臣子稍有意义便会遭到弹劾, 甚至遭到政敌的打压,被搞得流放了。
现在的官场上, 有一只看不见的双手正悄悄地推动着一股新势力,那就是江王的势力。
江王早就有备而来了,并且他比太子更有号召力。
光是容王的旗号就足以让那么多人向着他, 再加上慕晋深这些年朝政上的失败操政绩, 两兄弟自然就有了鲜明的对比。
说起曾经就有跟随江王的臣子建议江王自己登位,为容王监国, 可那时的江王,他光顾着伤心而失去了先机。等回过头来,慕晋深已经抢先登位, 并且利用自己新帝的身份按祖例将江王驱赶到自己的封地。
江王那个时候带着人马,头也不回地走了。现在突然又回来了, 在很多人看来, 是王爷想通了, 回心转意了,他开始愿意成就自己的大业。
然而朝廷当中的人也不是全部像墙头草一样,脱离慕晋深去江王那,起码在保皇派的臣子当中,有一半是在太子身上看到了希望。
虽然他们平常反对过太子,但太子的表现极其优秀,她身上的帝王之威早已经是事实摆在大家的面前。所以当太子选择维护保皇派的利益时,保皇派的臣子纷纷跳到太子的身边支持她。
也有外戚沈氏的官员想加入,但碍于太后的命令, 于是他们也有不少人退出这场政治斗争选择观望。
于是朝堂之上有了两股的势力开始在较劲。
江王慕振华首先夸赞了太子有明贤之遗风,再以明贤为她美名。让保皇派的臣子们一个个脸色惨白起来,觉得江王开口就在暗示太子殿下的身世。
这正是他们平常最忌讳的话题,就连陛下也是极为忌讳的。
眼下江王却故意这么称赞太子殿下,分明是在嘲笑太子殿下的身世。
随即有大臣斥责江王无故讽言讽语。
江王就拿出事实道:“当今陛下昏迷至今,和没昏迷之前,他之功绩如何,大燕发展如何,如今昏迷后,大燕发展如何?太子的功绩又如何?”
“常言道,子承父业,有其父必有其子,然而到了我们太子身上,却调转过来了。哪怕是穆王,他再优秀身上多多少少继承了陛下的缺点。”
“现在看看太子,她既无好色的毛病,也无奢靡之风,她谦虚好问,身上处处是优点,哪里不比陛下强。”
“若说太子,她那未免太过于优秀。倒就好似...容王一般优秀。”此话一出,大臣们的脸色顿时惊变不已。
他们听江王越说越夸张,她煽动的故意性就越强,直到最后大家发现这分明是冲着他们所有人来的,只要他们当中谁有质疑殿下的心思,他们就相当于被离间了。
保皇派的人也不傻,他们纷纷喝斥江王不当言举,还说江王恃宠而骄,仗着太后娘娘的支持为所欲为。
江王则是藐视着众人,他站在前排,别人就不敢站的比他前,他比较矮一点,别人高一点的就连头都不敢抬起来,生怕被他注意到了。
而沈氏官员们的心里,因为江王的一番话,他们却一个个对太子的身份产生了怀疑。
自然,他们没有怀疑过太子不是慕家的皇嗣,沈家的外孙,而是怀疑她就是当年从陛下迫害之下死里逃生的那位小世子。
那孩子可是他们容王的遗腹子。
保皇派们一个个坚定自己的立场,旁边的沈氏官员却不同了,大家因为江王开口一个容王,闭口一个太子不像陛下给闹得不得不去注意这件事。
要真是容王世子,他们怎么都要将小世子给带回沈家,而不是再去忍耐去跟随慕晋深生的皇子。
比起当今陛下,容王的基因,他的子嗣显然要优秀多了。
这些人似乎天生对容王有种崇拜感,大家对他形容的也很神,使得近期才上朝的年轻官员们,纷纷好奇早年的战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而亲身经历过的官员们,他们都清楚那位打赢不少胜仗的容王殿下,就是他亲手反击侵略者,杀掉外敌五十万,使得舆国和卫国还有众番国二十年来再不敢进犯大燕。
这样朝廷才得以安稳,民间才得以安定,甚至这二十年也给他们文人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使得满朝文武现在以文为重。
同样有容王殿下在的时期,先帝时代曾经辉煌的十年都属容王劳苦功高。
其中就有他一手建立了河间府中转站,河间府的水路靠近南镜,使得南北粮食调度比前任帝王要快半个月。省掉半个月的时间来运量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可以救更多的人,可以让地区更加稳定,让民生疾苦得到缓解。
这也是为什么河间府百姓在天价米粮案时,百姓是因为天价粮而闹米荒,闹出的人祸,而不是因为干旱天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