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射箭
萧皓等在隐山居外,一名王府侍卫走上前来,附在他耳边说了两句话,他神情微微变化,用眼神示意对方先下去,一抬头就看见李稚迎面走过来。
“东西找到了吗?”
李稚摇头,“先离开。”
萧皓低声提醒道:“世子的信到了,霍家人不日即将抵京。”
李稚原本心绪正混乱,闻声像是被人当头浇了一捧凉水,浑身一凛,“什么时候的消息?”
“刚到。”
“回府。”
萧皓二话不说跟上了李稚,徐立春目送着他们离开。
回到晋王府后,李稚与萧皓先后进入书房。李稚自谢府出来后,脸色一直显得很苍白,颇有几分心绪不宁的样子,萧皓问道:“需要歇息下吗?”
“不,把信给我。”
萧皓把赵慎的书信递过去。
李稚一展开信,认出赵慎的笔迹,心中平静下来,“霍燕,并侯世子?”
“是,霍燕来京述职,世子交代下来,让我们仔细招待他。”
李稚虽然从未亲自去过西北,但他曾听赵慎分析过西北局势,对西北三家的往事也算是了解。梁王朝的边境上,广阳王府、桓氏、霍氏三足鼎立,其中桓氏是谢府的姻亲,广阳王府象征着皇权,唯有霍家一直处于中立地位,不曾涉及过任何权斗。
据说霍家人出身不高,他们本来是幽州本土的一群农民,当年氐人撕破祁水之盟南下,霍家先祖自发组织流民抵御外辱,后来被朝廷招安,封在了幽州。如今霍家的掌权人是并侯霍荀,他今年已经八十四岁,垂垂老矣,正将权力逐步移交给长子霍燕,从霍家的发家史就能看出来,满门武德充沛,不是轻易好相处的。
广阳王府一直致力于笼络霍家,赵慎曾多次约并侯世子霍燕在雍阳关外围猎,两家私交甚笃。此番霍家人来京述职,李稚作为广阳王府的心腹,理当代好好招待对方,赵慎专门为此来信,可见他对这段关系的重视程度。
萧皓道:“幽州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霍家人在当地声望极高,又掌握兵权,世子一直有意拉拢。并侯霍荀已经年老,世子霍燕作为继承人呼声很高,他与世子私交一向不错。世子曾说,西北若想与盛京分庭抗礼,各方势力必须结成联盟,紧勒住盛京士族的脖颈,但霍燕对此始终不予表态,不知是心有顾虑,亦或是另有打算。”
李稚一听心中就有了数,看来霍家人心中对京梁士族与广阳王府之间的博弈仍是犹豫不决,那此番霍燕来京的目的恐怕没这么简单,他许是借述职之名,行考量之实,毕竟如今并非是边将入京述职的月份啊。
李稚问道:“霍燕此人性格如何?”
萧皓忽然有一阵子没说话,慢慢道:“难以捉摸。”
李稚听出他话中有话,“怎么说?”
萧皓道:“寻常客人若是来到雍州,一般由我安排接待,唯有霍燕,世子回回都会亲自招待。”他停了下,“霍燕只同他看得上的人来往。”
李稚与萧皓对视半晌,将信折了一折,终于道:“难怪世子要专程为他写一封信。”
李稚心中已经有了准备,这位并侯世子恐怕不是好招待的,然而他没想到的是,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更棘手。
霍燕进京第一日照例要觐见皇帝,午后,李稚在晋王府中设宴,邀他前来,为其接风洗尘。李稚一早便出门迎接,如约在西武桁等待了两个多时辰,却迟迟不见对方的身影,李稚用眼神示意萧皓前去打听,没一会儿传来消息,说霍燕坐在马车上,自街口远远看了一眼这方向,脸色忽而变得阴沉,已经下令打道回武安府了。
李稚听着萧皓的说辞,一时摸不着头脑,“他回去了?”
“是,据说只往这儿看了一眼脸色就变了,走得时候不是很畅快。”
“说什么了吗?”
“一句也没说。”
从这番描述来看,倒像是主人有大为失礼的地方,令乘兴而来的宾客败兴而归。李稚打量了一圈行车仪仗,一切皆是按规仪置办,挑不出任何差错。
他看向萧皓,“你怎么看?”
萧皓拧眉摇头,显然也没懂霍燕此番的意思。
萧皓道:“此人平时确实处处讲究,世子和他打交道时,都要照顾着他的脾性,不过世子心中拿捏着分寸,从没有出过像今日这样的事情。”
这连面都没见上,话也没说一句,教人猜都猜不出来哪里出了错。李稚派人前去打探,也没有打探出个所以然。李稚想了想,“去武安府。”萧皓应声跟上。
若是真的有所冒犯,不管有意无意,李稚作为晚辈,亲自上门赔个不是也是情理之中,将话说开了,再重新摆下筵席,邀对方前来赴宴,最重要的是及时将误会解开,别影响了两家的关系,李稚心中是这样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