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3章 事无巨细殷帮扶

百姓们议论报纸的内容,前四版只写这一件事情,加报纸数量了。

“冬季时当地气温剧降与御寒方式,关于北风、西北风,还有突然偶尔转向的其他风,在修火灶时的配制很重要……”

有百姓磕磕绊绊地读着,读一读还要看拼音。

好在报纸上的这种内容十分浅显易懂,翻到文学版,就不属于百姓理解的范围。

报纸上写为防止气压地和风向改变,需要修几个灶,外面的烟囱引风的地方如何搭建。

加上利用现有资源临时快速修建土窑烧制砖,耐火黏土特征和在哪里比较好找到。

砍伐松树的技巧、用松树当燃料烧窑的注意事项。

周围植物提前收割制备,编制简易渔网方法,冬捕最佳天气和当日时间。

如何把有毒的岩盐制作成无毒的可以食用的盐,草垛堆积式牲畜挡风保暖方法。

采用冬季湖面结冰引太阳光生火的处理技巧与绒草制作选择。

报纸上一条条地列出来,详细地教别人在寒冷的冬季里生存,尤其是湖边。

百姓们读得津津有味,他们喜欢看此类科普内容的文章。

有学子在饭馆吃早餐,看着报纸发现情况似乎不对。

“这……新占之地,唐人必去,何以写上报纸?乌素固部识文断字?”

“不止此,其人久居其地,经年往复,不晓生存之道?”

“这位仁兄请了,依仁兄所言,意在哪厢?”

“迁徙,迁域外之民至湖泊处安居。”

“某思之亦是。”

两个学子对上话,关心国家大事,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

伯讹手上拿着报纸,早饭未吃,匆忙地赶往李家庄子。

他与伊辛巴轮换着住李家庄子,一人三天,去一次要一次回澡,换一身衣服,麻烦。

在外面的人负责带使团成员干活赚钱,顺便派人给吐蕃送消息。

他看到报纸上的内容,发现哪里是俱伦泊的事情?分明在教跑向更北面的后突厥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季。

那里属于漠北的一部分,寻常时候后突厥不愿意向那边跑。

夏季还行,到了冬天,人口和牲畜死的数量远超在其他地方生活的时候。

遇到极端天气,减员三分之一属于常态。

伯讹想不通,双方交战,李易还去帮别人?是你太能耐了,怕后突厥的人不知道?

我承认你厉害,居然了解小海当地的情况,就差手把手教了。

若你在后突厥帮忙,后突厥早壮大势力,把周围的所有部族统一了。

你不是,你是大唐的人,你要为大唐考虑,别当烂好人。

怎么回事?可把我的心给操碎了。

伯讹急匆匆到庄子,被带去洗澡,牙都有人帮忙刷。

如果刷的时候轻柔些,不把牙龈给刷出血就更好了。

他想找的人,即尺带珠丹,吃过早饭,看面前放着的皮毛,水獭的皮毛。

“把后突厥打跑,咱们占的地方,与乌素固部一同,当地的湖泊盛产水獭。”

李易手在皮毛上轻轻抚摸着,顺滑柔软。

呼伦贝尔两个湖泊的名字就是用当地语言的水獭来起的,水獭皮制作的衣服,帮助当地人抵御寒冬。

李易想养,他如果收购,当地水獭会被疯狂屠杀。

光杀不养,破坏生态平衡。

水獭的皮他还想要,用来制作衣服。冬天寒冷的地区,就是皮毛,要么羊绒、羽绒。

棉花数量还不够多,应该制作其他有用的东西,比如棉布的衣服、冶炼工种的防烫服。

“它的肉好吃吗?比得上兔子?”武婕妤从未吃过水獭,皮毛她倒是有。

“腥!比猪牛羊腥,看怎么做吧,我抄的医书里有写,当药用。包括肝脏部位,需要在宰杀的时候处理。”

李易吃过,包括一些国家不让吃的东西,他都吃过。

没什么好吃不好吃,吃那东西是吃身份和地位,他得请人吃饭。

别人喜欢吃什么,他就准备什么,自己顺便吃。

“哦!多谢李大夫。”武婕妤一听是药,顿时没了兴趣,谁没事的时候吃药啊。

“报纸想来今日能送出去,小易你如此帮后突厥,可考虑过死在后突厥人手上的将士?后突厥会对你感恩戴德?”

姚崇不管水獭皮和肉,他知道后突厥的使臣要带着报纸去寻找自己的人。

一个是告诉一千四百人被活捉,另一个叫暾欲谷分析大唐的态度。

“烈士们的目的是大唐百姓过上好生活,他们的族人不再受穷,而不是杀死多少人。

后突厥我不想挟恩图报,只要他们人口增加,最好再次恢复控弦百万的程度。

大唐必然要遭受更多的战争冲击,哪怕你不想打,你守着你的地方,别人也要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