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空间光能传输技术!
赵奕召集科研组的组长们,讨论太阳能电池板转化功率不足的问题,会议结束以后,组长们就把事情说给了其他人听。
奕星科技的研发基地,从事研发的技术人员只有几十个,很快,所有人都知道了消息。
组长们干脆交代了任务,让每个想拿到奖金的人,写一份‘灵感报告’交上来。
二十万人民币的奖金,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其实,二十万人民币听起来很多,对奕星科研基地的技术人员来说,也并不算非常心动的数字。
奕星科研基地的每一个技术人员,都是国际最顶尖的人才。
有两个航天局技术研发出身的经理,签约就拿到了百万年薪,还有和工作年限挂钩的内部股权。
普通技术人员的薪资也普遍在两万人民币以上,在包括五险一金、项目奖金、年终奖等福利待遇,都可以说是年薪四、五十万。
但是,二十万也是几个月的薪资了,最主要的吸引力在于,只是提供一个灵感思路,而不是真正去解决问题,另外,为世界最顶级的科学家提供灵感思路,说起来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所以好多人都非常的期待,真正把这件事当成一个工作。
科研三组,内部称为‘动力部门’,主要是做飞行器起降、转弯等技术的研发。
三组有个刚进入公司半个月的实习生,名字叫做孙建新,他毕业于水木大学数学系,并留学到加州理工读了硕士,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以后,回国就被招进了奕星的科研部门。
孙建新的年纪并不大,就只有二十四岁,他还是土生土长的江城人。
这个年纪能在加州理工大学拿到数学硕士,绝对可以称作是超级天才,知道,他被推荐到普林斯顿读博士,但他个人希望早一点出来工作,也希望回国照顾家人,就没有继续读博。
奕星科技招收这个级别的天才,也是当做未来的储备技术人才,名校的理学硕士,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孙建新刚进入公司的时候,为人还是有些自傲的,但仅仅过了半个月时间,他就发现科研部门,每一个人都可以说是顶尖人才。
各个科研组的组长,都有个名校的博士学历,有的还专业从事航天器、飞行器的研发,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技术研发水平上,他都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孙建新平时工作还是很低调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和工作。
现在听到赵奕遇到的研发问题,他也没有仔细的深入去想,因为他觉得赵奕解决不了的问题,他肯定也解决不了,公司里有这么多的人才,就算提供灵感,也轮不到他。
所以孙建新根本就没有在意,甚至没有考虑上交灵感报告。
但是等到了第二天的时候,孙建新才知道,每个人都要写一份‘灵感报告’,虽说不是强制性的,但不交一份上去似乎是有点不合群。
他干脆也费脑子想了想。
他平时非常的低调,也是部门儿里年纪最小的,刚出来工作,还是受到前辈照顾的。
孙建新就问起了其他的人写的是什么。
他听到了好多‘灵感’。
每个人写的都不一样,有的写扩大电池板面积,有的说论证降低卫星内部损耗功率,还有的开动脑筋说,发射一颗专门的充电卫星。
然后孙建新就后悔了。
如果是他自己单独去想,也能想到类似的点子,但看了同事们写的内容,写类似的就有些‘抄袭’的意思。
他坐在办公桌前,苦思冥想了一个多小时,头皮都快要抓破了,干脆就破罐子破摔,“反正我也没想得到什么奖金,随便写一个就行了,管它有没有可行性!”
孙建新看着空白的页面,直接打上了几行字,“我的想法是,既然太阳能不足,就增加太阳能!”
“比如发射环绕太阳、专门用于吸收能量的卫星!”
“距离太阳越近,太阳能就越充足。”
“这样——”
孙建新专心致志的写了一份‘玄幻类’的报告,最少身后的同事是这么认为的。
“小孙啊,你这也太搞笑了吧,环绕太阳,专门吸收能量的卫星?”
“我记得上一次看科幻猜想,有一个类似的说法,宇宙最高级的文明,建造的吸收能量装置,能把恒星包围起来。”
“你说的就是这个吧?”
“有点儿意思呀!”
最后一集当然是调侃。
孙建新也知道自己写的太玄幻了,他扯了扯嘴角很无奈说道,“要不王哥你给我想一个?这不是实在想不出来了,也没办法啊?”
“也对。”
王哥赶紧走开了,留下一句,“就写这个吧,我看行,也许赵院士许诺的二十万就是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