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以往楚帝是不在意这些事情的,他不承认,就算当日皇兄果真有皇子送出宫外,又能如何?萧家会为不知从哪冒出的皇子撑腰不成?
今日萧爷的一番说辞,是不是再表明萧家的态度?
这些事楚帝不得不深想,好在萧越对安乐王没有太多的关注,对先帝也只是口中恭敬而已。萧阳教导安乐王怕还是看在其岳父顾衍的面子上,以萧阳那般骄傲的人,连亲侄子萧越都容不下,又怎么会主动辅佐安乐王。
楚帝更关心得是萧爷的身份!
“母后,您好好想一想,当年我们有没有……残留下的人?”
先帝过世后,除了当时主动退出朝堂京城的萧老侯爷外,先帝的亲信以及扶持起来的重臣陆陆续续或是贬谪,或是消失。
畏惧楚帝的狠辣手段,朝廷上不再有任何人怀疑他弑兄夺位,不过勋贵武将心里对楚帝还是抵触的,楚帝也无法全然相信他们,因此才会有楚帝亲征北伐的惨败。
将帅不和打不了胜仗,君臣相互猜忌怀疑,楚帝又一意孤行,他兵败被俘也不奇怪了,只是他那一战打没了英宗积攒下的家底,使之皇权旁落,养出了萧家这样的权臣!
纪太后为封口,后宫中无声无息消失的人更多,其中大部分侍奉过英宗的妃嫔,女官以及宫女内侍被逼为先帝殉葬。
原本英宗在位时已经废除殉葬制度的,可纪太后想着越过孙子扶小儿子登基,只能用殉葬灭掉先帝的人。
“哪里还有留下的人?都死了!他们都死了!”
纪太后面色略显苍白,精力不济,最近一段日子她时常梦见大儿子来看望自己,原本是很高兴的事,可长子默然和仇恨的目光让她很是不好受。
她的确有私心,也偏疼小儿子,国赖长君,英宗的皇子年岁最大的不过七八岁,怎能把朝政教到孩子手上?
“皇帝不必疑心萧爷的身份,该死的都死了,即便有侥幸逃脱也不会去萧家……”
纪太后望着暴躁又多疑的小儿子,不由得想到惊才绝艳的长子,长子无论何时都很冷静,从不让她担心,她能从坐到太后的位置,还是长子登上皇帝位置后册封而来的。
可惜长子太过冷静睿智,根本不让她插足朝廷,连国戚纪家都不肯提携照顾,只让她在慈宁宫容养,她又岂会甘心?
大事管不了,她为自己娘家和亲族谋划点好处还不成?
纪家在先帝手中过得很憋屈,楚帝登基后,纪家才重新富贵尊荣起来,后来纪太后在姜氏的帮助下守住京城,又采纳姜氏的建议以金银等贵重物品换回楚帝,楚帝为表孝心,甚至准许有一支听命纪太后的卫军常住皇宫。
楚帝虽然没有英宗厉害,但却比长子孝顺得多。
纪太后起身拽住不停踱步的楚帝,让他重新坐下来,慈爱一般的轻抚他的额头,低声道:“就算萧爷是你皇兄的旧臣又能怎样?你才是国朝的皇帝,又不是没有皇子,我看七皇子他们就很不错,你不如早早册立太子,也好稳一稳人心。”
册太子?!
楚帝有一丝的异动,犹豫半晌才道:“皇后还在寺庙里清修,如今长成的皇子都又生母,册七皇子为太子的话,他生母有该如何封赏?朕不打算再废后了。”
况且他对秀儿很有感情,对后宫其她女子都不一样的。
“先册太子,生母封个皇贵妃不就是了?秀儿一贯懂事,又事事以你为主,她不会计较这些的,先册太子站住了位置,以后她若能生下一儿半女的,咱们再看看那孩子的资质。”
纪太后明白楚帝并非对赵秀儿有多深情,只是需要一个说服他的理由。
“皇帝啊,还是应该以国事为重,您也不年轻了,你皇兄,你父皇都是染了疾病去的,倘若你皇兄当年立了太子,皇位未必就能落在你头上。”
“母后,容儿子再想一想。”
“皇儿若不好同皇后开口,这个恶人哀家做。”纪太后得了七皇子的好处,自然会尽力把七皇子扶上太子的宝座。
七皇子已经保证过,只要他做太子,纪家的地位还会提高,而纪太后的地位也不会改变。
“明日哀家就去寺庙里看看皇后,顺便把此事同她提一提。”
“千万别勉强了她。”
楚帝有几分认命,又几分感伤,“册立太子既是朕的家事,也是国事,朕还需要同朝臣通通气。”
言下之意,册太子这件事可不是他说定就能定下来的,当皇帝当成这样,他自然不好意思去祭拜先帝英宗了。
当初英宗在世时,一言九鼎,萧老侯爷等世家大族没一个敢反对英宗。
纪太后点点头,“你舅舅会主动上奏折,先试探一下朝廷上的风声,皇帝,册太子是重中之重,关系到祖宗基业,倘若有人反对,不防先退让半步,先把正统定下来,省得将来便宜了外人!有了太子,谁想谋反都得掂量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