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大婚将近,本应该是快乐的时候。

但师长的离世,给这幸福蒙上了一层阴影。

胤禔劝说:“顾先生离世前就遗憾没看到你娶妻生子,你赶紧完成他的遗愿,之后告诉他,你已经成家立业,了却顾先生一桩心事。”

胤礽这才振作起来。

康熙很佩服这群前明遗民,就想给他们身后名,追封个什么官职。

比如太子的老师顾炎武,一个太子太师太子太傅不为过吧?

胤礽赶紧阻止康熙。

顾炎武等人一辈子以明遗民自居,虽肯教导他,也只是希望华夏以后更好,并不是忘记和背叛前明。

尊重他们,就不该追封他们。

康熙叹气:“好吧,朕给他们立忠良祠如何?”

胤礽点头:“还是汗阿玛想得周到。”

张罗顾炎武等人身后扬名的事,认可他们明遗民的操守,落在了顾太监顾问行身上。

顾问行身为前明太监,康熙知道,他心中一直对前朝旧事难以忘怀。

这并不是顾问行不忠于康熙,也不是不忠于大清,只是那段时间的经历,总会给顾问行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

顾问行曾经向康熙请求过,待他年老之后,可不可以为当年闯王入京时蒙难的前明贤良立忠良祠。

康熙那时候就已经准许了。

胤礽知道,第一世中顾问行被康熙特准出宫养老,返乡探亲。从康熙三十八年到康熙四十年这期间,他在密云等处为前朝忠良修建了忠良祠,还在寺庙中捐钱为前朝忠良祈福。

现在顾问行可能会提前养老,但这并不是康熙不信任他,而是更爱护他。

第一世康熙几次亲征噶尔丹,内宫中大小诸事都由顾问行处理。

史料中有留存康熙那段时间的书信,外事问监国的太子,内宫之事却不是妃嫔和太后处理,而是交由顾问行。

胤礽第一世在监国期间也和顾问行交流良多,收获良多。

直到三征噶尔丹结束,顾问行才拖着垂老的残躯,辞去总管太监一职,得以休息。

即使是康熙的心腹赵昌,也只是顾问行的副手而已。

至于后世各种清朝小说影视剧中出镜次数最多的梁九功,便是在康熙三十八年后,即顾问行辞去总管太监职务后,才有被重用的记载,成为康熙新的心腹。

而魏珠,则是在康熙三十一年才进宫,于康熙四十九年后,即梁九功获罪后才发迹成为康熙身边的红人。

赵昌一直处于幕后,虽是康熙的心腹,但不常参与前朝传旨之事。

顾问行、梁九功和魏珠三位在前朝留名最多的太监,贯穿了整个康熙朝。

康熙的雄途霸业是以三征噶尔丹为分水岭。顾问行就是辅佐和见证了康熙风华正茂的全盛姿态。与康熙不仅是主仆,更亦师亦友,从康熙对顾问行的书信中就可以看出,康熙甚至视这个前明太监为家人。

康熙舍不得顾问行离开。

但最终,他决定让顾问行主持完胤礽的大婚之后,放顾问行出宫。

因为康熙真的视顾问行为师友,为家人。作为皇帝和太监,他们之间这样的情谊十分难得。

顾问行虽年老了,但骑马的能耐可不比一些年轻的太监们差。

胤礽快马加鞭赶来的时候,顾问行也同行了。

听了康熙的旨意后,顾问行感激接旨:“奴才来世必结草衔环,报答皇上知遇之恩!”

康熙让人把顾问行扶起来:“好了好了,你只要好好养身体,多给朕和太子写信,多陪伴朕和太子几年,就算报答朕了。”

康熙叹气。陪着他的老人一个又一个的走了,他真的难受啊。

“对了,明珠和索额图身体还好吗?”康熙想起了另外两个老伙计。

胤礽无语道:“他们俩啊,前段时间又在朝会中斗殴,被我罚禁足了。”

康熙深呼吸:“他们还斗殴?”

胤礽道:“明珠的眼眶乌了,索额图的嘴角破了,打得可厉害。劝架的大臣们都被两人踹了好几脚,有个老大臣倒地不起,据说骨裂。”

康熙:“……看来朕短时间不用担心这两个老家伙。”

胤礽使劲点头。

明珠和叔外祖父这辈子能活的时间肯定很长很长,操心他们实属多余。

胤禔感慨:“什么叫祸害遗千年,这就是祸害遗千年,他们俩就是老不死的祸害……哎哟,汗阿玛打我就算了,弟弟你怎么也打我!”

胤礽扑上去拽住胤禔的腮帮子往外扯:“让我看看是不是这张嘴乱说话?看我不把它撕碎。”

康熙给胤礽鼓劲:“就是!撕碎!”

成为布景板的胤祉、胤禛和胤祺打哈欠。

打起来了,又打起来了。反正他们也不敢劝架,不如打哈欠。

处理好几位老人们的身后事,看着他们的友人和后人抱着骨灰盒回乡后,康熙才换上皇帝仪仗,起驾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