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零章 晋定国将军封修武伯

崇祯虽然没有当皇帝的经验,可是他却不算傻。

那么多的钱粮扔过去,就算扔在水里,那也可以听点响。

然而,集全国之力,空耗钱粮数以千万计,数次加辽饷,逼反百姓无数,却让崇祯太过失望。

在原本的历史时空里,崇祯虽然醒悟了,却无能为力。

因为他,别无选择。

这个时空,天雄军让他看到了一丁点的希望。

天雄军没有花朝廷一文钱,依靠卢象升的个人威望,利用大名府百姓和士绅的支持,从无到有,组建了一支军队。

天雄军的将领,就是卢象升这个大名知府,还有全旭这样的国子监生。

在万马齐喑的时候,天雄军的前锋营就像一颗耀眼的明星。

先败镶红旗,阵斩爱新觉罗家族第三代最杰出的将领,贝勒岳托。

再克洪山口城,从建奴手中夺回了第一座被后金攻克的城池,再败阿敏,夺回遵化城,败阿济格。

全旭前后给崇祯皇帝发了十九道报捷奏折,这些捷报大都被朝臣诋毁,认为全旭是虚报战功。

然而,问题是兵部既不派人点验战果,也不前往遵化慰问,反而一个劲儿在弹劾这个,弹劾那个。

孙承宗倒是不在乎个人得失,极力撮合各部团结协作,然而,架不住朝廷一直在扯后腿,不是这个总兵缺粮,就是那个总兵欠军饷。

大明财政是相当困难,这点崇祯是非常清楚的,可问题是,孙承宗是一个脚踏实地做事的人,而大部分大臣都是嘴炮。

崇祯顶着压力,开启了封爵之路。

天雄军前锋营参将封修武伯,晋定国将军。

这是武官虚衔,不是实职,相当于现在的军衔,属于武职从二品第四等。

满桂晋右国柱,封爵武安侯。

孙承宗晋左国柱,封爵武威侯。

卢象晋治政卿,擢升遵化巡抚,永平伯。

殉国的赵率教,追封太子太师,右柱国,定边侯。

……

遵化前线。

天亮之后,全旭又开始了折腾。

他让民夫围着前线阵地,开始往地上砸木桩,那种木桩粗约海碗口大小,长约三米,其中一米的位置埋入地底。

每根木桩隔离大约十余米,然后在木桩上用缠绕着带着铁蒺藜的铁丝,用这种东西当作篱笆一样,把整个大营都围了一圈。

除了这道铁丝网,同时还有新玩具。

那就是原始的投石机,当然,并不是传统的投石机,而是配重式投石机,还有一个俗称叫襄阳炮。

这种投石机效率更高,可以把三百斤重的巨石或沙包投掷到二三百步之外。

全旭自然没有巨石这样扔着玩,他采取的则是燃烧弹,而且是土法制造的凝固式汽油燃烧弹。

全旭指着外面的防线道:“咱们的火炮炮弹和火药都是有限的,打一炮少一炮,所以,能用投石机解决的问题,尽量不要用火炮!”

刘全张了张嘴,他知道火药的库存量,但是全旭既然这样说,他也没有反驳。

全家军在遵化城外的防御体系形成了最外围以铁丝网和投石机、箭塔为依托,至于弓箭,也不是普通单兵式弩机,而是重弩。

反而全旭现在最不缺的就是人力,后金在俘虏百姓的时候,也是有针对性的,没有技术,没有能力,老弱病残直接杀掉。全旭现如今有五十三镇五六万百姓,超过三分之一都是青壮工匠,拥有各种技能。

铁匠、木匠、石匠、泥瓦匠、会烧制瓷器的窑匠,会雕刻、会纺织的,会酿酒、会养殖……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随便拎一个人出来,都是个顶个的人才。

在沈明泽的统计下,这五十三镇里,拥有秀才以上功名的读书人就有四百多人,当然,进士、举人之类的不过百八十人,至于没有功名的生员,多达两千人。

这样的人,自然会被利用起来,统计百姓的户籍,年龄、能力,在沈明泽的管理下,五十三镇百姓,才从五万多人变成可利用的资源。

有了有效的统计,合理的分工,效率也高了起来。

铁匠负责打铁,全旭一个命令下去,他们自然知道打造什么东西,木匠、石匠同样如此。

这么多的读书人,如果全旭不利用,那就对不起他了。

全家军的识字班从最初的基层军官,到目前为止,开始全面推广,这些拿着刀枪的全家军将士,从最基础的操训手册上的每一个字开始学习。

当然,全旭也不怕这些东西泄密。

可以说职业军队最难的不是训练内容,而是相应的后勤体系,以全家军一个步兵团为例,每个团五百八十四人左右,每个人的戎服就是四季四套,可事实上呢,哪怕是朝廷待遇最好的关宁军,也无法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