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汉中的十一天 第四章 阴谋与行动
陈恭的报告抵达蜀国司闻曹是在十天以后,也就是二月二十四日。
虽然魏、蜀两国处于敌对状态,但经济上却不能忽视对方的存在。魏国需要益州的井盐、蜀锦、蜀姜,蜀国则需要中原地带的药材、毛皮、香料和手制品。因此总是有小规模的商贩往返于秦岭两边,对此两国边防军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了这种商贸往来。
蜀国的情报员就混杂在这样一群商贩中,从上邽一路南下,经卤城、祁山堡、青封一线跨越秦岭,接着转往东南方向的武街,并在这里渡过西汉水,进入蜀军实际控制区域。陈恭的报告在这里被转交给特别驿使,以最快的速度送至蜀国情报工作的核心机构——南郑司闻曹。
首先接触到这份文件的就是司闻曹的副长冯膺。他看完这份文件,拿起铜扣带敲了敲香炉的边缘,香炉发出两声清脆的撞击声。门外的侍卫立刻推门进来,问他有何吩咐。
“唔,立刻通知姚曹掾、司闻司的阴辑、马信、靖安司的荀诩,哦,对了,还有军谋司狐忠。叫他们立刻赶到道观议事。”
“明白了。”
“记得要口头通知,不要写下来。告诉他们,这是紧急召集。”
“是。”
侍卫转身走了出去。冯膺用双手使劲搓了搓脸,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将案几上的笔墨纸砚都整理好,把喝了一半的茶水倒进暖炉里,然后拿着陈恭的报告离开住所,前往“道观”。
“道观”的官方名称叫做司闻曹副司,位于南郑城东的一处富家住宅,背靠青山,宅子侧面还有一条清澈小溪。因为这处宅子曾经是五斗米教的一处祭堂,所以习惯上大家都以“道观”称呼副司,而副司的工作人员则被称为“道士”——在很多场合这几乎成为一个正式称呼。
从理论上来讲,司闻曹隶属于尚书台,因此其正司设于成都。但大家心里都清楚所谓的“司闻曹正司”不过是一个社交机构,正司的人大部分时间只是在安抚拥有好奇心的朝廷官僚罢了。真正发挥作用的则是设在南郑的副司。
冯膺来到副司以后直奔议事厅,这个议事厅是在“道观”后山开凿出的一个石室,没有窗户,只要关上石门,就别想有任何外人能偷听到里面的谈话。
“这一次,看来会有大事发生。”
冯膺走进议事厅,望着眼前五张空荡荡的案几,不无忧虑地想到,同时感觉到很兴奋。这个年届四十的情报官僚有着一个宽大平整的额头,据相士说这乃是福禄之格。现在他差不多走到了自己人生的十字路口,司闻曹副长的官秩是两百石,这对于蜀国官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门槛,如果能够进一步由副转正,那么以后的仕途将会大有空间;如果失败的话,那恐怕只能留在这个位置上终老一生了。
为此冯膺一方面盼望能有一个大的事件好借以积累功勋,另一方面却祈祷不要出什么乱子。幸运——或者不幸——的是,情报系统果然不缺乏大事件或者大乱子。为此他只能谨慎加谨慎。
他并没有等多久,很快与会者们陆续也出现在石室中。
今天出席的全部都是情报部门的高级官员们。最先到达的是司闻司司丞阴辑,这是个头发已经花白了的长髯老者,身材虽矮但行动却矫健得好像是个年轻人。他所执掌的司闻司是司闻曹中最重要的部门,蜀国在国外的一切情报活动都由司闻司来负责策划与执行,另外安插别国的间谍的训练、潜伏、联络、调度、后方支援等实务性工作也是司闻司的负责范围。由于陇西地区在情报战中的特殊地位,因此分管陇西事务的雍凉分司从事马信也随同阴辑一同出现。
接下来出现的是军谋司的从事狐忠。这是冯膺自己负责的部门,主要是对得到的情报进行比较、辩伪、解析等。这个部门没有司闻司的工作那么惊险,甚至可以说是乏味,对成员的要求不是胆量,而是敏锐的观察力与缜密的思维。这两个优点都能在年届而立的狐忠身上体现出来,那种对资料出色的分析能力甚至得到过诸葛丞相的赞赏。
紧跟着狐忠进来的是靖安司从事荀诩,他一进门就冲在座的人抱了抱拳,然后乐呵呵地坐到了狐忠旁边。靖安司司丞王全最近刚刚因病去世,新的任命还没有下来,于是只好由从事荀诩出席。司闻司主要对外,而靖安司则是对内,内务安全是这个司的最大课题。按理说这个机构的负责人应该是个强势的领导者,可目前的最高负责人荀诩却是个性格随和的乐天派,虽然能力不错,可冯膺一直怀疑他是否能胜任这个专门得罪自己人的工作。
当他们都坐定以后,司闻曹的最高长官姚柚才迈着方步走进石室。这个老头子已经统治了司闻曹五年,在他那副肥胖的体态背后是一个冷峻严苛的法家门徒。在他的统治下,整个司闻曹的人情味和浪漫主义基本上被榨干了,剩下的只有冷酷的效率——不过这对于情报部门来说未必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