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
原来,就在多尔衮弟兄俩将亲信打发出去,安排商议好的事宜之后不久便接到手下人来报,皇太极的护军回返盛京。
两人闻听之后继续安排人去打听更多的消息,随后就接下来如何行事进行了商议,没过多久,哲哲打发人上门请多铎入宫议事,于是弟兄两个收拾一番后便一并来到宫里请见。
太监进去通传之后,两人就在崇政殿的偏殿内坐下等候,直到半个时辰之后,才传来了皇太极于寝殿召见的消息,两人在对视一眼后,遂在一名太监的引领下,匆匆赶往了后面的寝殿。
“八哥,你身子不要紧吧?咱们八旗遭此重挫,接下来该当如何?老寨被明军侧翼袭破,明军大队很快便要追到盛京,这般情势下,八哥得赶紧拿个主意才好,毕竟八哥还是我大清皇帝,此次大军南下也是八哥定策,事到如今,还是须八哥来了结此事才好!
据闻豪格早已率部北迁,看来还是八哥见机得早,只留下我等后知后觉之辈在此苦苦支撑,八哥真是好算计!”
一进入光线略显昏暗的寝殿,两人只是冲着皇太极草草一礼后,多尔衮便开口直奔主题,话语中也是夹枪带棒,满是怨恨之意。
皇太极倚靠在锦榻上,后背垫着厚厚的被褥,蜡黄的脸色也恢复了些许生气,殿内除了哲哲在一边伺候着之外再无他人。
“老十四,今日殿内既无外人,那八哥便要问你一句,当日定策之际,我大清处于何种态势?你身为当局者,心中自是一清二楚!
毫不客气的讲,若是任由当日情势延续,等到明国各支新军练成,还会有我大清活路吗?
没有!
正因如此,我才决议放手一搏!
老十四,我知道你两白旗一直对我有不服之心,可是扪心自问,如果换作是你坐在我这个位子上,你就一定比我做的更好?
局势已然如此,再言其他过往之事便显得太过小家子气了,现下唯有八旗团结一致,才有机会能将太祖打下的基业保存下去。
大敌将至,我这身子你二人也看到,八哥已经没有多少时日了,老十四,老十五,八哥就想问问,如此绝境之下,你二人还要与八哥分出谁高谁低才好?大敌转瞬即至,难道此时我八旗还要再内讧一把才好?”
皇太极并没有正面回答多尔衮的问题,而是抛开皇帝的身份,用兄长的身份和语气把多尔衮的怨气所指向的问题简单梳理了一遍,最后的一番话已经带着些许的哀伤之意。
皇太极这番推心置腹的话语,让本来打算兴师问罪的多尔衮弟兄俩顿时沉默起来。
是啊,不管此次定策南下是否正确,但事已至此,再多说也是于事无补,何况皇太极的话很有道理,这几年来随着明国勒紧了套在八旗勃颈上的绳索,大清向上的趋势已经猛然掉头向下,这次南征确实是迫不得已下的无奈之举。
虽然一直对自己这位八哥不服气,但多尔衮私下里也曾经暗自琢磨过很多次,最后他不得不承认,论治国理政的能力,皇太极还是要强过他不少。
自打皇太极全面执掌八旗,直到建号立国以来,整个大清国始终是处于一种蒸蒸日上的态势,东征西讨、北进南下,每次战略性的决策下,八旗都会收获满满,大清的实力也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增长着,如果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打进关内,占据大明的锦绣江山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只可惜的是,老天爷仿佛同大清开了个玩笑,就在八旗上下对入住关内有了极大的野望时,形势骤然之间急转直下,大清国前行的坦途突然中断,一片凭空而降、浩瀚无边的汪洋大海出现在了大清国的面前,将原本不远处的花花江山与他们完全隔绝开来。
“八哥,臣弟二人来此并非要讨个说法,只是面对危局,心有不甘之下方寸已乱,听闻八哥安然回返,臣弟二人特来找八哥拿个主意,明人大军数日后便到,依我大清新败之残兵,应当采取何等举措加以应对,我八旗之出路应该在何方?这盛京应当守还是留?如果要守,该怎样去守?此间诸事还请八哥有个主张才好!”
沉默半晌之后,怨气大半已经消解的多尔衮拱手施礼问道,语气也变得恭谨了不少。
“十四弟所问朕亦是思虑良久,朕想说的是,此战不管最终结局如何,我大清国也绝不会完全倾覆!将来灭明者,还是我大清!
此并非朕之妄言,而是大势所趋之至。
当年你我之父汗以十三副甲兵起兵反明,其势之微弱甚至比不过明国一个千总所辖,可就是这般弱势之下,父汗领着我等卧薪尝胆、四处征伐,短短数载便由一个为明人耻笑之偏僻部落,成为雄壮难敌、令明人胆寒之强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