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升格

台中之战结束之后,近千名台湾原住民成了俘虏。

他们在明军的监督下花了数天时间清理打扫了战场,之后便被押送到台中县城集中看管,在经过甄别之后,这些人将会成为开荒屯田的免费劳动力。

因为登陆的荷军全军覆没的缘故,停留在外海的荷兰战船始终没有得到范·戴克传来的消息。

数日之后,就在荷兰海军感觉情况不对的时候,吴群派人趁着夜色将荷军的一些衣服战旗摆放在了海岸不远处的地方。

等到天明之后,负责看管登陆船只的荷军发现了这些血迹斑斑的物品,随后立刻派人将这些物品送回了炮船。

得知消息的几名船长简短商议一番,在认定范·戴克统领的陆军已经被明军彻底击败,再等下去已是毫无疑义后,荷军撤回了登陆船只和人员。

随后荷军四艘军舰一字排开,向着海岸开火,想以此来威慑明军,也借以发泄心中的怒火。

在向岸边发射一轮开花弹之后,荷军四艘军舰起锚返回了热兰遮城的港口。

一个团的陆军被敌军全歼,这在荷兰军队的历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

这个消息传回国内的话,荷兰的决策层肯定会震惊不已,至于他们打算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那就是至少一到两年以后的事了。

毕竟欧洲与大明相距数万海里,情报传递极其不便,而荷军在台湾的兵力一下子损失大半,就算荷兰住台湾岛的长官普特曼有心报复也根本无能为力。

目前这种态势下,荷兰驻军只能被动采取守势,以等待国内的命令传来。

在荷军军舰撤走数日之后,郑家的几艘运送生活物资的船只停靠在岸边的简易码头上,吴群和林荣联名的报捷文书和题本,以及缴获的一些荷军火器才得以送到了天津卫。

台湾大捷的消息传到宫中已是正月十四的事了,因为当时各衙门还未开门,再加上这件事不算急事,所以直到今日朱由检才将此事拿出,以供重臣们商议。

“启奏圣上,此次山东参将吴某虽是率部全歼红夷近千人,但自身伤亡也是不小。鉴于红夷火器犀利、战力不弱,并且极有可能会对岛上军民进行武力报复的缘故,臣建议增加岛上官军员数,使其有能力应对将来更大规模之战事!”

早知详情的杨嗣昌起身拱手禀道。

吴群部在此次战斗中伤亡多达五百余人,战损率达到三成还多,能在这种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取得大胜,对于山东官军的战斗力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但若是荷军后续组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那这剩余的一千余人的兵力显然太过于薄弱了,那么扩军或者增兵已是势在必行之举。

“杨卿之奏甚为合理,据朕所知,台湾岛红夷驻军总员数已大半折损在此役中,剩余红夷已无力再对移民构成威胁。因大明与其相隔足有万里之遥,红夷若想遣大军前来至少需两年时间,故此事倒也不急。朕意欲由北境流民中征募新兵,员数当在五千之数,兵部即日起即可着手操办此事!”

朱由检征召北人新兵南下的主要原因,就是想以强兵压制住一道海峡之隔的闽南宗族势力,打破他们在当地牢固的统治地位,为将来在全国推行皇权下乡提供强有力地武装支持。

而顽固守旧地地方宗族,将会是将来新政的最大阻碍者。

他们当然明白,皇权下乡意味着他们的实力被急剧削弱,自身利益会受到巨大的损害,为了保住既得利益,他们当然会采取措施来对抗朝廷的新政。

不要说在当世,就算在后世开放透明的郑智制度下,闽南、粤北等地方的宗族势力依旧十分地强大。

在保留了许多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传承的同时,以血脉相连为基本依托的大宗族中,也存留下许多落后的思想和文化糟粕,有些阴暗面的东西确实不应该有存续的必要。

在朝廷与地方势力的对抗当中,流血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不排除会出现大规模的骚乱。

这个时候,海峡对岸的强军就是压制各种不服的强力所在。

朱由检不是没想过在闽南、粤北地区直接驻军,但这两地的出产根本无法维持数千官军的存在。

先天恶劣的地理条件,再加上连续数年的天灾,当地很多百姓已经流离失所,这也正是郑芝龙能顺利组织移民的原因。

而台湾优良的地理环境和产出足可以养活大军,一旦有动荡发生,台湾驻军也会在很短时间内抵达事发地,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处置。

“臣谨遵圣喻!但臣尚有一议,还望圣上思及!”

杨嗣昌拱手接旨后接着开口道。

“杨卿但讲无妨!”

“启奏圣上,臣观吴某报捷文书中所提,红夷步炮犀利至极,其所用炮架推车便捷无比,可以随时转换发射方位及地域,且其所射弹丸落地炸裂,等同于官军之震天雷,但威力射程要强出许多。臣以为此炮及弹丸应交于军器监大力仿制并改进之,以使此等利器尽早与军中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