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0章 布局之人

天子诏书念毕,百官叩拜齐颂天子圣明。

吏部尚书严清先道:“陛下,以社稷为念,百官幸哉,灾民幸哉,天下苍生幸哉。”

严清素来刚直不阿,而这番话是由他从心底道出,诚恳至极。

要知道严清为三朝老臣,从没有如此不吝啬赞美之词的称赞过一位君主。但今日他如此称颂天子,可谓是破天荒的。

看着严清老泪纵横的样子,天子也是感动。

兵部尚书张学颜亦道:“臣为九边将士,谢过陛下,太后隆恩。”

说完张学颜一叩到地,拖欠的九十万军饷得补,还有五十万两的赏赐一并发下,如此九边的士兵至少可以过一个好年了。

数十万驻守九边的将士,因此而受益。

户部尚书杨巍也是站出来道:“此乃大明列朝先帝都未有之事,陛下今日之举可迈尧舜。”

杨巍身为户部尚书,是最知道国库的难处的。自从设立内库太仓以来,明朝的天子几乎往太仓里捞钱的,补贴内库的。

却很少有如此一口气划出三百九十万两银子,用于国事。他刚担任户部尚书不久,即收到天子送出的大礼包,那等激动雀跃的心情,怎是他人可以比拟。

刑部尚书潘季驯则是躬身道:“陛下,臣素知河工之难,有了这笔钱,必能造福黄河两岸的百姓啊!陛下圣明!”

有了几位尚书挑头,百官更是齐颂天子圣明。

天子圣明这样的话,天子即位以来听了无数次,但偏偏这一次却听得臣下所道是那么的诚恳,那么发自肺腑。

天子目视四方,倍觉欣慰。

不过下方也有官员,不屑地道,林延潮不惜死谏,我等众官叩阙,不过将五百九十万减了三百九十万两。

潞王大婚仍用去两百万之资,一个藩王大婚用去隆庆年一年太仓的岁入,我等反要在此感激不尽,口颂圣明吗?

黄河两岸百姓连一碗几文钱的粥都吃不起,潞王却可以如此铺张,这是什么世道?

一旁官员则是劝道,如此已是足矣了,陛下与太后作到这一步,已是难能可贵了。

发牢骚的官员,毕竟是少数。

不久后天子离开皇极门,早有性急的官员急忙离开,向其他官员们奔走相告如此大好消息。

与那些争相邀功的官员不同,海瑞,海刚峰待天子离去,也是一整袖袍,一声不吭离开皇极门广场。众官员们目送海瑞离去,虽知海瑞不好亲近,但心底都是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王家屏,于慎行,顾宪成等官员见海瑞不发一词离去,自己也不好意思提这倡事之功,但几十名清流官员却激动着围着他们,慷慨激昂地说着心底激动之情。

于慎行知若非海瑞上谏,自己可能还在胆怯,不敢上书。他因此而自责,面对众同僚的恭维,脸色难看地说了几句就走了。

倒是王家屏,顾宪成,朱赓,沈一贯他们相谈甚换。

不过对于顾宪成,另外三人都是颇有看法。

昔日张居正在时,顾宪成没有奉承张居正,张居正倒台后,已是替他积累了不少政治声望。

这一次他是第一个仗义出面,相救林延潮,更是为他博得了敢于直言,护持同年的名声,加上为民请命,削潞王大婚三百九十万两之费,一系列事加在他身上,令人觉得此子前途不可限量。

而王家屏,朱赓,沈一贯他们事先串连,纠集官员,准备上谏,却好似成了顾宪成的铺垫一般。

这令他们不由有所失望,但他们都是有道君子,不会因此忌恨。相反众官员因这次同心协力,更结下了某种同党之情谊。

经历这样大事,大家不免心情激动,相互吹捧,互推功劳,这也是人之常情。

到了这一刻大家却有些将上书谏事的林延潮忘却了。大家提及林延潮时,也多是以为朝廷这一次能拨乱反正,林延潮可谓首功,而且林延潮还帮天子除去了太后和潞王的威胁。

天子想必不仅会赦免其罪,甚至会加官晋爵,更加得到天子的信任。之前林延潮已是天子最亲近的大臣,又经这一事后,飞黄腾达还不指日可待。大家心底都是羡慕嫉妒,但林延潮不在场,大家也没多提林延潮的名字,免得自己风头被他盖过了。

而在东阁中,张四维,申时行两位阁老而是站在窗边,看着广场上兴致未尽,不肯散去的年轻官员。

张四维负手看了一阵,然后道:“这场大戏终是唱完了。”

身后的申时行道:“是啊,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张四维转过头来看向申时行。

但见申时行如他转身之前那般,依旧是恭恭敬敬地侍立在身后。

张四维目光中露出一抹柔色道:“今晨接到家信,老夫不出两个月就要回乡,这是要退位让贤了。汝默,先恭贺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