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藩篱
朱栩离开巡抚衙门之后,邹维琏给巡抚衙门下了封口令,不准将朱栩在巡抚衙门的话泄露出去。
可整个福建都被连降三级,动静如此之大,又怎么能瞒得住。
“昏君!自古以来,穷兵黩武,难有好下场!”
“殊不知,秦二世而亡,汉武帝连下罪己诏,差点亡国!”
“为了一些海外贱民,远征海外,这是昏了头!”
“巡抚衙门那些大臣都在干什么,任由昏君乱来!”
“我大明亡矣,这昏君到了地下,有何颜面见我大明的列祖列宗!”
在各个深深的府邸里,不知道多少人在对着朱栩破口大骂,痛恨无比,甚至于痛哭流涕,哭喊着要大明太祖太宗睁睁眼,看看朱栩那个不肖子孙。
福建书院。
这是福建最大的公立书院,是皇家政院的直属,内有生员四百,虽然建立的有些晚,可收的学生倒是相对较多。
藏书楼,一个二十左右的年轻人,正在翻看一本《西夷杂记》,看的是井井有味,衣不解带。
这是当初徐光启与传教士一同翻译的,记录着欧洲各国的风土人情,很多东西都迥异于大明,看上去颇为新鲜,大开眼界,引人入胜。
在他边上,是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面色白净,也捧着一本书,身体板直,神情专注,一点也不比他兄长差。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安静的藏书楼响起了窃窃私语声。
两兄弟都皱眉,对视一眼,年轻人起身,想要劝阻,可没多久他就又回来,坐在那,皱眉不语,表情凝重。
小男孩一动不动,就是静静的看着兄长的侧脸。
过了一会儿年轻人在小男孩耳边低语了一阵,然后继续思索,发呆。
小男孩也皱起眉头来,小脸陷入思索。
好一会儿,他道:“大哥,你觉得我大明像‘猪圈’吗?”
自然,现在引发争论的,都是朱栩在巡抚衙门的一番严厉训斥,其中特别的就是“猪圈论”。
年轻人还在苦思,没有反应,明显朱栩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冲击,现在还无法跳脱出来。
小男孩眨了眨眼,一阵子之后道:“我觉得皇上说的对,人,人不是猪,不能圈起来,混吃等死,毫无进取,有为之心。”
这里面涉及的军国大政,复杂难明,哪怕是年轻人自己都想不透彻,如何给弟弟解惑。
“夫之,你先看书,这些不是你现在要想的。”年轻人压着心头烦躁,对小男孩道。
王夫之轻轻点头,转过身,又拿起书,小脸上没有任何疑惑,不解。
王介之默默点头,他这个弟弟更为明达,聪慧。
如王夫之兄弟二人的还有很多,大明现在很多事情都在剧烈变化,各种思潮也是风起云涌,影响最大的,自然是巨大行政力量带来的“功利”二字,这是朱栩践行的,朝廷奉行的。
不过,也与很大一部分人形成了对立,且相当尖锐,可以说,这是朱栩代表的大明朝廷与官宦士绅阶层对峙的根源之一。
邹维琏正在写奏本,内容就是朱栩讲的那些。
邹维琏也是科举出身,一身学问自是不差,若说随意给他一个命题,写出的文章绝对不比朝廷的大人们差,只是,朱栩的给的很不一样。
他本能的想要按照习惯来写,可皇帝的话显然是要突破现在的一贯想法,这对他来说,实在是一种艰难的痛苦,不是他不能写,而是他不认同。
写了一些他就顿住笔,皱眉不语,实在写不下去。
那个“猪圈”论,太过伤人,这是一种批判,一种否定,否定了过去,否定了现在,否定了他视为榜样的那些人,否定了他的现在。
笃定的事被人否定,无疑是最痛苦的。
邹维琏拧着眉头,一脸的枯槁,手下的笔怎么也写不下去。
一个老仆走进来,看着他的模样,道:“老爷,要是写不下去,就找人写吧。”
邹维琏放下笔,摇了摇头,代笔这种事他做不出。
老仆看着邹维琏,道:“老爷,皇上这次南下,分明有着强烈意图,山,东,南直隶,现在是福建,您如果不写,肯定会换别人来写,动静只会更大。”
邹维琏默默点头,他已经看出来了。
皇帝这次来福建,绝不会说这么几句话就走了,只是,这位皇帝相当固执,有着强烈的个性,无人能劝阻,且大权在握,行事毫无顾忌,完全凭借自己的喜好来。
邹维琏沉思半晌,只觉得心里沉甸甸的,压力大的他喘不过气来,一阵子后,他轻叹口气道:“我来处理。”说着又拿起笔,依旧觉得笔重如山,下不了笔。
朱栩并不太清楚他的所作所为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这个地步,给从士子到官场带来了巨大冲击。
这会儿洗洗弄弄已经上床睡觉,这两天他都没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