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拿什么拯救你,延禧大哥
崇政殿。
赵佶都快急死了!
不仅是替自己在急,而且还替耶律延禧,替大辽在着急!
这份好心,不仅一年前的赵佶想不到,就连赵佶的列祖列宗,也不会想到居然有了这么一个“不肖子孙”。
“诸卿,你们说说看,这可怎么办?”
杨戬已经把武好古征高丽,会完颜,定海上之约,说服生女真部落联盟和南北两高丽一起向大宋称臣的情况,都一五一十说了。说完后,就被打发回去听消息。
殿中,愁得都快哭起来的赵佶连声发问。
“陛下勿忧。”还是苏辙的儿子苏迟第一个出班上奏,“辽国毕竟是大邦,广有万里,拥兵百万,其主耶律延禧又善于用兵,不会那么容易被打败的。”
耶律延禧善于用兵倒是公认的——赵佶和他手下的一帮士大夫官僚都一致认为耶律延禧能打。
但是武好古的公民兵,完颜家的敢达,铁木真的老祖宗,克烈部的景教徒,河西的天理骑士联起手来,耶律延禧大概也很难扛得住吧?
“只要耶律延禧不败亡,幽州、河西、阻卜、萌古、女真就抽不出力量对付朝廷。”苏迟道,“所以朝廷还有时间整顿防务,应付将来的大难。”
赵佶稍微安心了一点,又把目光投向知枢密院事吴居厚,吴居厚上奏道:“陛下,臣以为整顿防务,必须从开封禁军着手,撤禁军,练新军。若能有二十万新军屯于京畿四周,京畿可保无虞,天下可保无虞。”
“撤禁军。”赵佶眉头紧皱,“练新军……现在汇聚在开封府的府兵倒是不少,可谁能给朕练那么多兵马?”
赵佶手中可用的练兵之才,也真是没几个了。武好古、章援都成了军阀,韩肖胄也奉命当了军阀,童贯因为少了关键部位,不可以涉及京畿军务,王禀、杨可世、杨可弼这些人还要在军前支持。
“臣推荐知真定府事宗泽。”吴居厚道。
真定府已经给了昭义军,不过昭义军没有幽州、河西那么明目张胆的割据,知真定府这个级别的官员不敢自行任命,只是提出举荐,请求朝廷批准。而且举荐的官员,也不一定是昭义军的军头,也有朝廷这边的人。宗泽就是朝廷的人,堂堂的文官。
吴居厚道:“宗泽虽是文官,却辅佐韩肖胄练兵作战,颇有苦劳(功劳是没有的,因为没有打过胜仗),甚是干练,可以委以重任。”
“用文官练兵?”赵佶又些拿不定主意。
大宋向来是文武殊途,文官练兵,能行吗?
“要不要让他转成武资?文官不方便练兵吧?”赵佶问。
吴居厚道:“陛下,章援、韩肖胄都是文官。武好古虽称武官,但并不是武夫,而是吏商出生,善于做画,精通儒学,有大儒之称,其实也是文官。”
赵佶皱眉,原来自家误会武官了……武好古不是真的武官!只不过是授了武资的文士。章援、韩肖胄都是文官!倒是杀身成仁的高俅,才是真正的武官!
看来文官也不见得比武官可靠啊!
“祖宗家法,焉可轻废?”赵佶道,“宗泽可以出任监军御史,还可以多找些通军务的文官去担任各将监军。至于练兵,还是要靠武官才行……诸卿可有人选可以推荐吗?”
吴居厚一愣,他怎么也没现在自己提出的文官能够练兵的证明起了反作用,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了。
“陛下,臣举荐种师道。”苏迟第一个上奏道。“种师道是宿将,在陕西主持过新军训练,颇有成效。”
“种师道……”赵佶点点头,“此人可以。还有人吗?”
蔡京上奏道:“臣推荐姚古,姚古同样是西军宿将,也管过新军。”
三原姚家和京兆种家都是西军将门中的大山头,把这两座大山一起搬来,再加上宗泽这个监军,京畿新军应该就能确保无虞了。
“陛下。”蔡京接着又道,“臣以为,和辽国的和谈也应该尽快开始。也许辽国还不知道生女真和幽州已经勾结在一起,咱们应该让他们知道,好有所防备。另外,生女真和南北高丽欲向朝廷称臣,此事应该如何应付?还请陛下明示。”
赵佶刚刚展开的眉头又拧了起来,人家来称臣了,这该怎么应付?不许?
“蔡卿,你可以有良策在胸吗?”赵佶没有主意,干脆反问起蔡京了。
“陛下,朝廷不应该承认两个高丽。”蔡京还是有办法的,“不如接受南高丽的臣服,拒绝北高丽。因为南高丽是被幽州控制的,朝廷不接受,南高丽就会向幽州称臣。这无疑会抬高幽州的地位。而北高丽是被生女真控制的,一旦接受北高丽在名义上内附,朝廷就等于间接和生女真建立关系了。这有可能会引起辽国的误会。”
“那生女真如何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