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客自远方来(一)

临高是个好地方,不过纪忆却不大愿意去。而且,纪忆也知道章惇只是在敲打自己罢了,不是真的要自己去琼州临高县。

“岳祖丈说笑了。”纪忆笑道,“待先帝山陵事毕,您可是要请郡海州吗?晚辈不如先去海州做个判官吧。”

他现在也不想通西域了……因为赵煦一死,朝廷对外的大政已经变化了,从扩张转向了收缩。所以新开拓的河湟之地很有可能会放弃——维持那块地盘的开销实在太大,一年得三四百万缗,对陕西六路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而且,开拓河湟-黄头回鹘-西州回鹘的商路的收益,肯定不如直接开通河西走郎。在小梁太后入朝的情况下,开通河西走廊是完全有可能的。

所以纪忆现在也不想再去青唐做知县了……就是做了,也没什么大出息。反而海州有了吸引他的机会。因为海州现在成了一个贬官集中地,这些被贬的官员,将来没准就东山再起了。纪忆和他们搞好关系,未来就有大用的可能。

小人什么的……知道的人其实很少,所以对他的仕途还不构成特别大的影响。

“请郡海州是不可能的。”章惇苦笑道,“海州要不了多久就是新党官员汇聚之地了,老夫再去了,岂不是在海州继续结党营私?老夫,还是走得远一点,请郡越州吧!”

如果没有之前的拥立风波,章惇请郡海州也没什么不行,不过现在,还是要有自知之明的。

“岳祖丈不想去海州,晚辈还是想去的。”纪忆说,“哪怕做个主簿也行。”

章惇一笑:“其实临高是个不错的去处,既可以远离开封这个风波之地,又容易做出政绩,而且也能随了某些人的心思。你若真不愿意去临高,那老夫倒想让你走一趟河北。”

“去河北?”纪忆一愣,“河北……沧州?”

“果然瞒不过你!”章惇笑道,“老夫就是想让你去沧州做个参军。”

“做参军?”纪忆皱着眉头问,“岳祖丈是要晚辈盯着武好古的界河商市吗?”

章惇冷笑:“难道不该有人去盯着吗?”

“岳祖丈担心那里……”

章惇道:“去盯着就是了……老夫的这番安排也是为你好。将来官家一定需要有个人去界河商市和武好古相互牵制的,除了你,还有谁能去?那个张叔夜吗?他可玩不过武好古啊。”

“岳祖丈太高看他了吧?”

“高看?”章惇哼了一声,“能搞出《共和商约》的人,再怎么高看也不为过的!”

“晚辈明白了。”

章惇似乎有些疲惫,摆摆手道:“你且回吧,这段时间可是新科进士交游士林的好时候,你是探花,可得好好表现一番,莫叫人看轻了。不过现在是国丧期间,言行须得谨慎,不可有丝毫犯忌。要不然被御史弹劾了,老夫可保不了你。另外,四月中旬国丧一过就要东华门外唱名,还有夸官游行,琼林赐宴,好生热闹。你去好生准备则个,要拿出新科探花的气势来。”

“晚辈明白了。”

……

“大郎,今年的新科进士骑马夸官你也去吧。”

崇政殿上,大宋官家赵佶正在给尚未去界河商市赴任的武好古派差事。

“我也去?”武好古一愣,“陛下,我又不是进士,去凑甚底热闹啊?”

“怎叫凑热闹?这是想让你知道高中进士是何等荣耀的事情。”赵佶看着武好古,“怎么?你不想中进士?”

“这个……”武好古笑了笑,“想是想的,可是臣的文章不好,怕是中不了啊。”

“你的文章其实还行啊。”赵佶笑道,“怎就中不了呢?不如下一科来试试看?碰碰运气,或许就中了。”

不是或许,而是肯定能中的!官家赵佶亲自给他开后门还会中不了?

不过武好古却心想:下一科还是考个武状元吧,中个武状元才有利于开办六艺书院嘛!

“那臣就努力一把。”他顿了顿,又说,“陛下,臣打算拜个名师习儒。”

“名师?”赵佶一笑,“不如就拜你弟弟为师吧,他的文章就很好啊。”

“臣想拜东坡先生。”

“苏东坡?”赵佶点了点头,笑道,“你倒会挑师傅啊……人家有苏门四学士,苏门后四学士都是成名多年的大家,你去给他们当师弟?不过你也是大家,除了你的儒学和文章不行,别的方面倒也不比苏门学士差,他应该肯收你的。”

苏东坡的门徒很多,不过比较出名的就是十个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等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四学士加上陈师道、李廌两个有大名气的“落榜生”合称苏门六君子。

后来苏东坡门下又出了李格非(李清照的爸爸)、廖正一、李禧和董荣等四个才子,又被称为苏门后四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