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重定中原 第三十一章 彭城之战(第2/12页)

扶苏一愣,忽地大笑道:“‘高阳酒徒’郦食其!?哈哈哈,听说过,听说过,没想到这家伙也不甘寂寞、跑出来了!很好,很好,既然立此奇功,不能不奖!这样吧,先赏郦食其一个高阳侯的爵位吧!其余有功诸将等朕平定楚地后,回咸阳再加封赏!”“是,陛下!”张良也笑着点了点头。

就在此时,门外忽有郎中来报:“启禀陛下,行宫外有一老者声称是本地望族吕公,代表沛县民众前来向陛下敬献万民表,不知陛下见是不见!”

扶苏闻言愣了愣,有些奇道:“万民表!?不会吧!?朕刚至此地,尚对百姓了无寸功,岂有资格受此重礼!?”张良笑道:“陛下,这也不足为奇:如今天下大势已定,我秦国一统天下已成定局,这就难免有头脑活络的人借故攀龙附凤,来拍龙屁!休说万民表了,一些豪门大户,十万民表也能弄出来!”

扶苏闻言苦笑,想了想道:“那子房认为朕该是见还是不见?”张良笑道:“见,当然要见!虽然陛下也不在乎那些虚名,不过借故收服楚地人心,以示宽宏,还是有必要的。而且,这吕公虽是一人前来,但他的身后却是众多楚地望族在观望。要知道现在楚国大势不妙,那些楚地望族当然得另寻靠山,却不知陛下会不会跟他们算旧帐,毕竟他们多支持过项梁等人,所以这吕公多半是个前来望风的,否则来得不会如此蹊跷!如果陛下能厚待吕公,必然能得众多楚地望族效忠之心,日后平服楚地就容易得多!”

张良果然洞察力极佳,不愧有‘运筹帷幄,决策于千里’之能!

“嗯,子房所言有理!”扶苏点了点头道:“来人,通知郎中令杨番,传吕公见驾!”“喏!”亲兵下去了。

不一会儿,郎中令杨番闻扶苏要接见楚人,便前来护卫,经过一番繁琐而细致的检查后,确认没有危险,这才亲自领吕公来见扶苏。

“草民吕公拜见陛下,愿陛下千秋万载,江山永固!”吕公低着头随杨番入门后,便连忙拜倒在地,恭声见礼!

这是一个年约五旬左右、衣衫光鲜、油光满面之徒,一双眼睛精光四射,显然非是等闲之辈!

扶苏咧了咧嘴,心道:“又一个马屁精!”面上却平静地笑道:“吕卿请起,来人,一旁赐座!”当下,便有宦官取来座垫,放在一旁。

吕公受宠若惊,连忙拜谢道:“谢陛下,谢陛下!”当下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屁股微微贴地,上身努力前倾,一副恭敬状!这样子简直比站着还累!

扶苏心中暗笑,脸上却一副亲民的和蔼,微笑道:“适才听郎中通报说,吕公要向朕献万民表,这朕如何受得起!”吕公忙道:“陛下容禀:若非陛下果断回军中原、平定各国叛乱,天下现在不定已经乱成什么模样!今陛下又定魏地,适才草民于路又听说齐国亦平了,实在可喜可贺。天下眼看大定,百姓又将逢盛世,以陛下对天下万民有如此之大功,岂受不得一万民表乎!”

扶苏听了咂了咂嘴:“好像说得蛮有道理的!这真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便笑道:“既如此,那朕便受之有愧了!”听扶苏这番说,吕公大喜,急忙从袖中将万民表取出,呈过头顶。

有宦官接过,送给扶苏。扶苏稍稍打开看了看,白绢上无非是些歌功颂德的话,便笑了笑道:“沛县百姓既对朕如此厚爱,那朕也不能不有所表示。来啊,传朕旨意,免去沛县明年税赋,以表朕之谢意!还有,吕公啊,你回去后,替朕向沛县士绅和百姓们说:这天下重归大秦后,一些不合理的旧制朕自会改进,一定会与民以休养生息之机;而且过去或现在仍有子弟在楚军中效力者,如果不是罪大恶极的首恶,只要其主动归降,朕一切既往不咎;当然,更不会祸及家人!不知吕公能否帮朕这个大忙?”

吕公闻言大喜,他的确是被很多楚地望族相托前来借故试探口风的,没想到竟然如此成功,真是大喜过望,连忙离座拜倒道:“陛下仁德,草民和楚地士绅、百姓俱感陛下隆恩!请陛下放心,日后陛下大军所到之处,无论我楚地士绅还是百姓,俱会箪壶浆食以迎陛下!”

扶苏闻言大喜,心道:“这是在说愿为朕效忠来着!看来,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古训还真是没错,别看你项氏在楚地威风八面的,今日一旦势蹇,这些名门望族还不是弃你如履、来投寡人!这世界上还真是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啊!”扶苏心中得意,面孔上越发得平和起来,笑道:“那要多谢吕公为朕美言了,对了,时已近午,吕公不知陪朕一起用膳如何?”

吕公闻言惊得张大了嘴巴,这陪天子进膳的荣誉可是了不得的啊,连忙惶恐地道:“草民不敢,草民不敢!”扶苏要将戏份做足,一副热情待客的模样道:“哎,朕已经说出口,岂能收回!?再说了,朕也不是单请你一人不是,朕请你就相当于也请了楚地士绅、百姓,吕卿就切勿推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