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第4/5页)

这些商户不仅愿意花大价钱买下修建水泥路的名额,甚至所给出的价格,比户部原本所设想的还要高上许多!

其中出价最高的,是京城周边的三座城池,每座城池均价二十万两,一共六十万两。

出价最低的,便是天齐边疆的几座城池,但也有三五万两了。

别看这三五万两、二十万两听着好像很少。

但要知道,这些钱买的,仅仅是一个名额而已!都还没有算上后期修建水泥路的成本!

对此,顾砚书倒并不觉得意外。

天齐延绵百余年,自然也就造就了不少底蕴深厚的商贾人家。

因着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不少商贾深知怀璧其罪的道理。

在没有靠山的前提下,自然会选择财不外露、闷声发大财的方式。

经年累月下来,自然也就能够造就出不少不显山不漏水的巨贾。

这次修路是朝廷的工程,备受瞩目,得标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能够受到朝廷无形的保护。

这对于那些空有钱财却无权力的隐藏富豪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能够拍出这样的价格,自然也就让人不奇怪了。

倒是顾砚书,发现这次参与招标的,居然还有一个算不上熟人的熟人。

便是上次在十日醉酒楼中,为了日报刊登广告之事,义正言辞地训斥了宁国公府那位宁少爷一番的范知远范公子。

从户部递过来的表格不难看出,那位范公子,便是其中一座京城近邻城池的得标者。

发现这一点后,顾砚书眉头轻轻向上挑起:

从上次止戈的回禀中,顾砚书只知道这位范公子家底深厚,倒是没想到,居然能够深厚到如此地步。

就在这时,又有人提出了疑问:

“京城的水泥路呢?不招标吗?”

这个时候,前来参与招标的人才恍然惊觉,没错,京城的水泥路,似乎还没有招标?

从刚刚户部所展示出来的水泥石块以及所描绘的种种好处便不难听出。

朝廷准备将天齐所有的地方都铺设上水泥路,没道理单单绕过京城。

既然京城也要铺设水泥路,为何今日不招标?

很快,黄明生便给了众人答案:

“京城及其周边水泥路的修建事宜,皆由厉王府负责。”

此话一出,原本还微微有些嘈杂的归园居,顿时便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心中不服者有之:

来之前户部便说得冠冕堂皇,什么公平公开公正,什么价高者得。

结果最后却独独绕过了最为繁华的京都不招标。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京城每日里人来人往的,日后过路费定然是一笔不菲的收入,结果厉王府却一声不吭地便将这下金蛋的母鸡抱到了自己的府上。

这谁能服气?

心中虽然这样想,但碍于厉王府的威名,却无人敢提出任何异议。

一时间,偌大一个归园居,明明宾客满座,却出现了落针可闻的诡异场景。

顾砚书早就已经修炼成了人精,怎么会看不出这些人心中所想?

抬眼意味深长地看了黄明生一眼,才缓缓开口:

“京都包含京郊,对天齐至关重要,故在京都及其方圆十里的位置,不会设立任何收费站,若谁认为由厉王府负责京城及其周边水泥路的修建事不妥,也可直接提出。”

此话一出,其他人还能说什么?

他们来参与这次的招标,除了想与皇家合作,又何尝不是看上了那过路费?

结果作为天齐最为繁华的京都,却不允许建立任何收费站,这不是明摆着要做亏本生意?

谁会愿意做这种事儿?

“自然没有不妥之处,厉王府大义,厉王妃大义,草民自愧不如。”

最后,又是范知远率先站了出来,打破了此刻归园居中的僵局,说话的同时,微微向顾砚书俯了俯身,以表敬意。

而范知远这句话,像是给了旁人一个提醒似的。

一时间,归园居中满是对顾砚书以及厉王府的夸赞声,倒没人再提及京中水泥路修建的归属问题了。

“殿下多担待,黄明生到底是下官当初亲口举荐。”

待到风波平息,温清衍低声同顾砚书告着罪。

刚刚那番风波,明眼人都能看出黄明生是故意的。

但偏偏黄明生是温清衍亲自举荐,户部尚书也才刚刚因为“党同伐异”的罪名被勒令禁足。

温清衍一时间还真不好去对黄明生做什么。

“无碍。”

顾砚书摆了摆手,并没有将黄明生刚刚的小动作放在心上。

户部中大部分都是大皇子的人,抓着机会便给厉王府使绊子这种事儿简直是再寻常不过了。

不是黄明生,也会是其他人。

温清衍能够看出,顾砚书此言并不是客套,心下微微一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