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第3/4页)

要知道这《京都日报》可是由厉王府负责的!

大皇子与厉王可是死对头,有人会无缘无故去夸奖自己的死对头吗?

有了解顾砚书行事风格的,例如温家、首辅裴大人,已经隐隐约约嗅出了其中的阴谋。

倒是不太了解顾砚书的人,例如大皇子一脉,此时正满腹疑惑地分析着《京都日报》此举的用意。

“难道是厉王府也知道这一局输了,直接放弃了挣扎?”

“还是说厉王府发表这一副刊,别有用意?”

“既然是别有深意,那到底其中的深意又是什么?”

……

官员及幕僚们议论了好一会儿,都没有得出结论。

就连想来聪慧的四皇子,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这份副刊,也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待到书房内议论声渐止,四皇子才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转头吩咐着自己身后的长随:

“你去打听一下,今日的报纸发行后,百姓是什么反应。”

“是。”

那人很快领命离去,不一会儿,便带了消息回来:

“回禀四殿下,今日的日报发行后,瞬间引起了京中不少百姓的讨论。”

“百姓们都在说大皇子才能过人,机敏能干,难得可贵的是心系百姓,心怀大仁大爱,又说有大殿下这样的皇子,简直就是百姓之福,天齐之福。”

听着这番回禀,书房内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百姓之福,天齐之福,这样的形容,他们只在五年前厉王接连打下胜仗之时才听说过,何曾想过,有朝一日,百姓们居然还能如此评价大皇子?

能够得到这样的反应,倒也不枉他们这些天的精心努力与布局。

就在众人心中高兴之时,四皇子却隐隐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微微皱起了眉:

太高了。

百姓之福,天齐之福……这样的评价太高了。

除了像是秦戮那样救天齐于水火的惊世将领之外,历朝历代以来,也就只有具有大贡献的皇上能够得到此番评论。

大皇兄不过是赈灾有功而已,如何担得起“百姓之福,天齐之福”四字?

想到这里,四皇子心中一跳,顿时像是意识到了什么:

“大皇兄此番回京,是带着绍城百姓的万民伞回来的?”

“对啊,这可是大殿下特地让绍城百姓们准备的,准备回京的时候便打上,这样也能为封王之事添上一些筹码,皇……”

一说到此事,便有幕僚点了点头,脸上是掩不住的得意,显然对万民伞之事极为满意。

然而还不等他将话说完,便听到了四殿下对着刚刚回来的长随吩咐道:

“去,你去!现在即可出城,定要在大皇兄回城之前截住大皇兄,让他将那万民伞收起来!不可张扬!”

“什么?四殿下,这是……”

四皇子瞪了说话之人一眼,又重新看向自己的长随:

“闭嘴!还不快去?”

众人鲜少见到四皇子如此失态的模样,顿时便心下一惊,原本想要反驳的咽了回去。

看着四皇子铁青的目光,一个个面面相觑,心中满是疑惑。

然而就在长随刚领命出府后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有重新回来了。

看到长随重新回府的身影,四皇子忍不住拍桌而起,发指眦裂:

“本殿不是让你去给大皇兄传话吗?你回来做什么?”

那长随顶着四皇子横眉怒目的眼神,硬着头皮回禀:

“属下刚出府没多久,便听到了京中百姓的议论,说是大皇子已经带着万民伞进城了。”

四皇子身形微微晃了晃,最后跌坐在了身后的椅子之上,低声喃喃着:

“完了,都完了……”

倒是屋内的其他人,对于四皇子这一系列反应很是摸不着头脑。

最后,到底还是有胆子大的人低声询问:

“大殿下拿着万民伞回京,这不是好事么?四殿下何故这番反应?”

“好事?百姓都用‘天齐之福’这般形容帝王的话语来夸赞大皇兄了,诸君还觉得大皇兄此时带着万民伞回京是好事?”

四皇子冷哼一声,咬牙反问道。

一句话,直将原本沉浸在喜悦中的众人给点醒了过来:

没错!

自古以来臣子最怕的是什么?

无非是功高震主!

君不见三皇子一封亲王诏书,便因此等了整整五年!

现在大殿下不过是赈灾有功,便又是“百姓之福,天齐之福”,又是万民伞,皇上心中又该如何作想?

大皇子一脉现在能够想明白的事,其他人自然也能想明白。

就算是想不明白,在看到大皇子带着万民伞入京之时那沸反盈天的动荡之时,也都明白了。

温府,温家六公子连带着温大人一起,正在书房中下棋。

此时对弈之人,是四公子温清衍与六公子温清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