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测不准的国帑

赵桓的吐槽,引得南钰一阵轻笑,这个官家,实在是有趣。

午时三刻的梦,不就是白日梦吗?

陈东看着官家的模样,就知道此事万万不能成。

辽国的时候,契丹人还有和大宋谈条件的能力。

现在的耶律大石,带着十万精壮,都跑出了他们的祖地,在西域耀武扬威,还想和大宋谈条件?

“官家,耶律大石自称菊儿汗,在西域攻城略地,西面的黑汗国和东面的高昌国都在其淫威之下瑟瑟发抖。虽然他精兵强将,让西域诸国不敢擅动,黄头回鹘都避其锋芒。”

“但这也对他形成了桎梏,若是轻易动兵,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也投鼠忌器,不敢肆意攻打清河城。”

“臣在西域沟通了高昌,黄头回鹘和黑汗国,倒是稳住了形势。”

赵桓点头,陈东在清河城那个地方,十分危险,但也代表着机遇。他的外交战略的确执行的不错。

上兵伐谋,陈东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才在西域那片复杂的地域站稳了脚跟。

“不过官家,金山没有金矿了。汉朝挖完,唐朝挖,早就挖的一干二净了。”陈东笑着说道。

他的话引得赵桓哈哈大笑,文德殿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当初的金山之说,的确是汉朝的记载,汉人在那里淘金,淘金热促使了那里的发展,但是金矿早就被开采一空。

“清河城四千强骑交给你,你带着通译由天山古道,绕过碎叶城,打通西去之路。”赵桓对陈东下达了命令。

重启丝绸之路,没有前置的通使,根本就是妄谈。

“凌唐佐,你呢,准备回汴京为官,还是跟着陈东一起去呢?”赵桓看着凌唐佐问道。

凌唐佐这趟克烈部可不是白去的,按照功劳,他会连胜三级,直接到正七品的职位,获得一个枢密院承旨的职官。

剩下的就是三年一迁的熬了。

凌唐佐脸上露出了笑意,回汴京做官有什么意思,天天勾心斗角,他不是不擅长,而是无聊罢了。

“臣愿随陈学士前往大秦。”凌唐佐俯首说道。

出使旁国,一直是立功的好机会,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大。

“好!”赵桓兴奋的说道。

他就喜欢这样的大宋官员,那些泡在醋缸里的文臣,整天只知道酸,他不待见。

“妾身随凌相公一起前往。”南钰赶忙说道。

赵桓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南钰和凌唐佐。

“官家。”陈东俯首说道:“臣经常往返镇州和清河城,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契丹人对耶律大石这些人,恨之入骨。”

“哦?”赵桓稍微皱了皱眉头,但是很快就了然,为何会如此。

灭辽之战中,耶律延禧被完颜娄室活捉送到黄龙府后,耶律大石巧妙的逃脱,跑回了上京路的镇州,并且自立为菊儿汗。

他自立为菊儿汗的时候,跟契丹人可不是说他要往西跑。

他当初打出来的口号是“救君父,济生民,安天下”。

可是喊出这个口号之后,得到了大宋皇帝送给他的精确的图纸之后,他选择了“养兵待时而动”。

这一等待,就等到了和克烈部作战失败。

仓皇之中,耶律大石带着精锐部队,逃离了镇州,过清河城,走天山古道,跑到了碎叶城。

这就是他耶律大石给契丹人的交待。

契丹人不恨他才怪。

他把精锐都带跑了,只剩下了老弱病残在上京路受苦,放牧都打不过狼群,更何况是人?

“契丹人怨恨他放弃了祖地,带着精锐逃跑的事吗?”赵桓对着陈东问道。

陈东笑着说道:“不仅仅如此,耶律大石为了平复他手下的人思乡之情,屡次组织东征。”

“但是他都是等到霜降的时候出发,还没等走出天山古道就被大雪封山,已经做了三次这样的事了。整个西域人都当他的东征是笑话。”

“如此三五次之后,那些铁了心归乡的契丹人已经逃回了镇州,约有一两万人,被赵相公收纳,他们自带干粮,春至秋去,是防守清河城最主要的力量。”

赵桓这才了然,上兵伐谋可不是动嘴皮那么简单。

不是赵桓陈兵镇州将近五万人,静边城将近三万人,克烈部怎么可能倾向大宋?

同样的道理,若是清河城只靠四千大宋强骑兵守,陈东就是再能说,也有危险。

还是手里有兵,说话硬气。

陈东看着官家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继续说道:“臣请旨牛皋作为武将随行,四千兵马臣也不会指挥啊。所以,清河城的防守就成了个问题。”

“牛皋推荐了他的同乡好友董先。”

“董先?”赵桓一愣,这个名字他有点印象,这应该是岳飞河间军中的一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