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安禄山殒命

不等他们有所反应,接连又是两箭射中杨国忠的身体,随意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刺客似是已经走远了;随行的护卫立刻分作两拨,一拨快马加鞭将杨国忠送回长安寻找御医诊治,一拨循着羽箭飞来的方向前去追击刺客,可他们所骑的马又怎么比得过李悠的朱龙马,追了数里这些人就失去了李悠的踪迹。

杨国忠被刺的消息瞬间就传遍了整座长安城,宫中的御医看着箭头摇头不已,光是这三箭就已经足以要了杨国忠的性命,更何况那刺客还在箭头上抹了马粪,这下子就算是孙思邈复生也救不了杨国忠的性命了。

当杨国忠死于刺客之手的消息传来,杨家姐妹痛哭不已;而长安城的百姓却无不喜笑颜看,为这名杀死了杨国忠的好汉暗暗叫好。

而这个时候李悠却早已和潘凤二人远远离开了长安城,北上范阳城,前往河东节度使安禄山的地盘行去。

安史之乱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唐代边镇节度使的权利过大,这一点是李悠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他只能将霹雳弹的制作方法献给李隆基,并建言严守秘密,只能在长安制造此物,再行运往各个边镇,这些李隆基早已同意,算是稍微加强了一点中央的实力。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李林甫为了避免边镇节度使立功还朝,取代他宰相的职位,所以称胡人忠勇无异心,建议李隆基用胡人为镇守边界的节度使,而且又放任他们拥兵自重,造成了安禄山尾大不掉的结局。

李林甫还活着的时候,安禄山对他极其敬畏,丝毫不敢有异样心思,但当李林甫死后杨国忠接任宰相,压在安禄山头顶的一座大山终于搬走了,安禄山自此再无顾忌;而杨国忠这个草包又在日后征讨南诏时葬送了大唐二十万精锐,此消彼长之下安禄山野心日盛,不久之后即以诛杨国忠为借口举起了叛旗。

而现在杨国忠已经被李悠刺杀,即使接任李林甫的宰相再无能,无论如何也会比杨国忠好一些,丧师南诏的事情或许就不会发生,大唐的实力也会得到保存。

但仅仅是这样还是不够的,杨国忠仅仅是安禄山造反的诱因,根本原因还是他身兼三镇节度使实力过于强大,所以李悠将第二个目标放在了安禄山身上。至于京城,他早已做好了安排,昨日他所住的院子已经升起了漫天大火,相比此时的长安百官都以为自己死于大火了吧?根本不会想到刺杀杨国忠的就是他。

安禄山此时已经暗地里准备叛乱,在范阳州城北边筑起了雄武城,表面上看来是防御北面的契丹人和奚人侵略所用,实际上是储藏兵器、粮食做坚守范阳的部署,此外还有战马有一万五千匹,牛羊无数。他一身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并提拔亲信,将此三阵经营地如同铁桶一般,想要刺杀他却是比刺杀杨国忠难得多。

李悠和潘凤二人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在杨国忠被刺杀的消息之前来到了范阳城中,装作朝廷来的使者求见安禄山。

“使者前来范阳不知有何要事?”范阳的官员问道,安禄山位高权重,可不是谁相见就能见到的。

李悠悄悄递过一块玉佩,压低嗓音说道,“在下次来确实有一件大事要告知节度使大人,还望通报一声。”

“哦?是什么大事?”他似乎对李悠的礼物十分满意,脸色也变得和蔼起来。

“杨国忠前几日被人刺杀而死,长安城中多有传说乃是节度使大人所为,在下特此前来为节度使大人通风报信,好让大人早做应对。”李悠压低嗓音说道。

一听杨国忠死了,此人脸色顿时大变,急匆匆奔了出去,过了约莫半个时辰他返回来将李悠和潘凤带到了安禄山大帐之外,检查一番并未发现兵器后将他二人放了进去。

“杨国忠死了?他是怎么死的?”一进去安禄山就急匆匆的问道,他和杨国忠一向不和,现在听到这个消息难免激动了些。

果然是个大胖子啊,快比得上董卓了!李悠暗暗吐槽一句,迟疑地看着他帐中的护卫、众将,安禄山犹豫片刻,挥手让大部分人退下,帐中依旧留了四名护卫。

好!这些已经足够了,李悠缓缓讲述起杨国忠被刺杀的经过来,听到杨国忠连中三箭就此殒命时安禄山脸上颇有喜色,之后问道,“你可知究竟是什么杀死杨国忠的?又怎会牵扯到本节度使头上?”

“知道!”李悠淡定地答道,右手在背后给潘凤比了个手势。

“嗯?究竟是什么人?”听到这话安禄山忍不住向前走了几步,俩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就是我!”李悠大喝一声,手中忽然凭空出现一把大斧和一柄唐刀,他将大斧抛给潘凤,自己拔出唐刀飞身向安禄山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