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龙争虎斗(上)
曹秋道这位稷下剑圣,虽然不太管红尘俗事,却不代表他不明白红尘俗事。当前情况下,齐国官方的力量已经全部靠不住了。所以曹秋道干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发动稷下学宫里全体五百剑士,分散于观星台附近作严密戒备。表面上的说辞是防止秦国派人来对赵国使者不利,但实质上那是要对付什么人,曹秋道知道,齐王知道、田单更知道。
稷下剑士们虽然不知道,可是他们都得到了严令。三天之内无论任何人,只要他不是稷下学宫的人,则只要一靠近观星台,立刻格杀勿论。
稷下学宫原本是供诸子百家学者贤人讲授学问的地方。但现在曹秋道命令一下,整个学宫登时变成了战场一样。里面那些学者们眼看情况不对,于是纷纷赶紧从学宫里搬了出来,以免当真有祸事起来的时候,惨遭池鱼之殃。如此一来,学宫内气氛更显肃杀。到处戒备森严,当真连只苍蝇都休想飞进去。
第一天,就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之中过去了。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切显得如此安静。第二天,同样也过去了,仍然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第三天,也就是约定的最后一天了。所有稷下剑士的精神,都活像被拉开至极限的弓弦,绷得已经紧无可紧。可是白天过去了,初更过去了,三更过去了,眼看着再有个把时辰,天色便要大亮,却始终还是没有动静。稷下剑士们毕竟不是机器人,精神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谁也受不了。不知不觉之间,无法避免地就开始松懈下来了。
稷下剑士们不知道。此时此刻,一身黑衣打扮,甚至连口鼻也用黑巾蒙上,只露出两只眼睛的陈胜,就站在之外不远处某座小山丘上,耐心地静静等待着约定的那个时间到来。
皎洁月色之下,陈胜可以非常清楚地看见那建筑于临淄西门之外,房舍连绵,气势磅礴的整座稷下学宫。除去正门处挂有灯笼之外,此时此刻,学宫几乎全被深邃黑暗所笼罩。但在学宫东南角上,却又依稀亮着几点微弱火光。陈胜知道,哪里就是观星台了。
此台高有三层,最顶端处是片阔约二十丈,也就是六十平方米左右的平台。名副其实,乃是供观星以占卜吉凶之用。但如今,庞煖就带着和氏璧,藏身于观星台上。当日王宫之中,陈胜已经看得清清楚楚。这位赵国的纵横家,虽然有着三寸不烂之舌,言辞足以媲美十万雄师,但论武艺身手,则连替相国府看大门的都还有所不如。自己若要杀他,那是轻而易举之极。唯一的障碍,只在于稷下剑圣——曹秋道。
曹秋道是可怕的。其剑术之高明,已臻出神入化境界。哪怕全力以赴,陈胜其他也没有多少把握能够战胜这位剑圣。然而,无论是胜是负,这本身对于陈胜来说,都只属次要。
不是说陈胜不知道落败的后果,也不是说陈胜不在乎胜负,而是此刻在他意识之中,根本已经不再存在“胜负”这个概念。陈胜全心全意所想的,就只有一个念头:战!使尽自己浑身解数,全力以赴地去和曹秋道进行一场痛痛快快的战!至于战罢以后结果究竟如何,陈胜根本没有去多想。
到了,终于到了!随着约定的时间到来,黑暗笼罩下的稷下学宫,忽然出现了一点火光。不是灯笼蜡烛的光,而是建筑物失火的光!开始时候,这点火光可说十分微弱。然而片刻之间,火势迅速蔓延壮大了起来!紧接着,锣鼓声、惊呼声、奔跑声、还有各种各样的喧闹叫声,活像山洪暴发那样统统都被放了出来。熊熊火光倒映夜空,赫然将天际云层也染成了一片充满灾难意味的血红!
并非意外,而是人为纵火!幕后指使者并非他人,正是大齐国君齐襄王!为了制造机会让陈胜可以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与曹秋道全力一战,齐襄王竟然不惜放火焚烧稷下学宫,以达到调虎离山的目的。果然够狠!够辣!够绝!如此心计手段,即使是陈胜,在事先其实并不知情的情况下,也不由得大吃一惊。
无论如何,火势一起,机会就到了。不须任何人再作提醒,陈胜立刻就行动起来。他全速疾驰,花费了约莫两、三分钟时间,从藏身的小山丘处逼近至学宫东门围墙之下,直接就从虚掩的大门处进入了学宫,径直奔向观星台。
这时候学宫内火势已经极为猛烈,不少建筑物甚至已经开始倒塌。留守的五百稷下剑士们忙着奔走取水救火,很多岗哨都已经有名无实,形同虚设。陈胜一路走来,始终未曾遭遇丝毫阻挠。他脚步不停,更加快了奔跑速度,未过多久,陡然只觉豁然开朗,只见一座形状上窄下宽的高台,赫然巍峨屹立眼前。
放慢脚步,调匀呼吸,陈胜大踏步继续向前。然而未走得几步,十多名稷下剑士已然从四面八方涌出。人人利剑出鞘,剑尖同时对准了一身黑衣,正迈步逼近的陈胜。虽说大火烧起,足以调虎离山,但要知道,别人也不是傻子。这个紧要关头忽然失火,只要智商正常的,都知道其中必有蹊跷了。故此纵使五百剑士十有八、九都已经跑去了救火,但剩余下来死守岗位坚持不动者,亦同样不乏人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