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5章 “大海啸”(三)
1625年,4月16日,寄托着朝野上下巨大期望的帝国海军舰队自滨海城海军基地起航,由帝国海军司令夏尔·吕西安亲自率领,向东北方向航行,预计四天后进入珊瑚海域,由此发起代号“大海啸”的作战行动。
帝国海军司令部周密策划的“大海啸”行动,可以细分为三个层层推进的作战步骤:
帝国海军舰队此次出征,首先要实现的战略意图是掌握“珊瑚海-金角湾”沿线的制海权,开辟一条由帝国内陆前往远东地区的海上通道,使帝国部队除了强渡浊浪江之外,获得另一条可供进军远东腹地的备选路径。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帝国舰队需要开赴金角湾,迫使帕尔尼亚投降,开放通往远东腹地的港口供帝国军舰使用。考虑到帕尔尼亚属于以寇拉斯王国为首的“远东王庭”的加盟邦,很可能拒绝为帝国舰队开放门户,那么帝国舰队将采用武力手段迫使这个小小的城邦屈服,为达到这一目标,不排除摧毁帕尔尼亚的所有军舰,架起舰炮轰击港口,直到帕尔尼亚人识趣的举起白旗为止。
成功占领帕尔尼亚港之后,帝国海军将推行第二阶段的作战方案,简单来说就是掌控整个帕尔尼亚半岛。为此帝国海军需要派出海军陆战队登陆金角湾沿岸的港口,对半岛上所有重要城镇实行军管。
完成第二阶段的作战任务,帕尔尼亚半岛实际上就成为帝国进军远东的桥头堡,那么顺理成章的,最后一步行动即是护送搭乘运兵船的帝国陆军由金角湾登陆帕尔尼亚半岛,完成集结以后搭乘魔导列车北上,自西南方向挺进远东腹地,先拿下寇拉斯王国境内仅次于首都的第二大城市“大瀑布城”,而后进军寇拉斯堡。
当“大海啸”行动推进到第三步,就不仅仅是帝国海军单方面的行动,驻扎在奥列维要塞的陆军主力部队也将配合海军展开攻势,从两个方向同时对远东叛党集团发起进攻,迫使其首尾难顾。到了那时候,远东当局要么撤回派往暮光谷地的远征军,要么陷入被迫三线作战的困境,无论哪种选择都意味着从军事到政治层面的巨大失败,亦将因此失去民众的支持,距离彻底垮台也就为时不远了。
海军司令夏尔·吕西安上将作为“大海啸”行动的总策划人,在一份提交内阁国防委员会的报告中流露出十足的自信,声称帝国舰队将于五月到来之前完成“大海啸”行动第一阶段的——同时也是最关键的——战略意图,并于一个月内达成第二阶段的目标。至于第三阶段的进展,要看陆军方面的配合,哪怕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今年秋天到来之前也能结束在远东的全部战事,光复这片被叛党集团窃踞多年的帝国领土。
由于东征军团两个月来攻势受挫,亚珊圣城的舆论风向已经有所改变,内阁群臣以及皇太子弗兰克不免对吕西安将军的乐观情绪有所怀疑。两个月前恩格尔将军也曾向他们展现过同样的乐观情绪,然而事实证明事情没那么简单,帝国陆军如今在浊浪江西岸举步维艰,海军会不会也被过度乐观的情绪引入歧途?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
面对上述质询,吕西安将军不得不克制对内阁那些文人官僚的反感,耐心向国防委员会解释自己的判断完全是基于敌我双方真实的力量对比,不存在丝毫轻敌的成分。
帝国总参情报处提供的一份数据,可以为吕西安将军的观点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帝国海军为“大海啸”行动投入了几乎全部身家。不算那些老式的风帆战舰,参加此次北上作战的魔晶蒸汽动力军舰主要包括三艘排水量超过万吨的新式魔导战列舰,分别是“弗兰克皇太子”号、“特蕾莎皇后”号以及海军司令的旗舰“查理大帝”号;六艘排水量超过五千吨的装甲巡洋舰,分别是“雄狮”号、“猛虎”号、“英勇”号、“无畏”号、“坚毅”号和“不屈”号,以上九艘大型战舰共同构成此次北上作战的主力。除此之外,舰队中还包括护卫舰12艘,高速驱逐舰24艘,以及大量其他辅助舰艇。
吕西安将军对新时代的海战具有独到的见解,认为风帆战列舰时代靠大炮口径决胜负的旧观念已经过时,现在海军必须注重航空部队的建设,否则根本无法应对来自空中的投弹袭击。这一点在本世纪以来的海战中已经数次得到验证,帝国海军之所以在与斐真海军的交锋中屡屡受挫,舰队吨位不如对方其实只是一个次要因素,更主要的是因为海军航空兵的力量相差甚远。为了弥补这一短板,吕西安将军自执掌帝国海军司令部以来,在海航部队的建设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并且收到卓有成效的回报。此次跟随帝国舰队出征的海军航空部队就是他多年来的心血结晶,包括两个“海航骑士团”,每个骑士团拥有一千名鹫马骑兵,分别划分为三个海航骑兵营,其中两个是护航营,一个是轰炸营,必要的时候护航部队亦可执行轰炸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