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真的是吾昆刀
抱着盒子,杨继祖的神色又有些伤感。
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可惜最贵重的那件却在他的手上流失了,而剩下的这些,还是因为价值太低才得以保全的。
“就剩下这些了,都不值钱。”
杨继祖打开盒子,里面放着一些奇怪的木片和夹子,这些东西看起来都有些年头了,但造型太普通,也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所以价值都不高。
在这里面,还有几本古籍和手札。
古籍都是手抄本,书纸泛黄,还稍有残缺,那几份手札亦是同样,外观看起来都十分的不起眼。
李阳随手拿起一本古籍,翻开来,仔细的阅读着。
古文看起来很枯燥,还难以理解,不过慢慢的李阳还是看明白了,这本古籍,记载的是一个姓杨的人学艺的过程,第一人称书写,看起来更像是日记一类的东西。这位姓杨的人,自称是陆子冈的一个弟子,还是陆子冈最小的徒弟。
不过书中对陆子冈到没多少描述,只记载了他自己学出了什么,有过什么成就。
看着古籍,李阳又轻轻摇了下头。
古籍记载的东西是日记类,但古书的纸张却带着清末的痕迹,也就是说这本书不可能是明朝时候杨家那位先祖亲自写下的。
这样一来内容的真实性就大大降低,况且里面也没什么特别的内容。
若是明朝的古书,单单保存到现在就有一定的价值。
李阳又低头看了看其余的几本古籍,都是这种纸张,说明他们都是同一时期的东西,难怪这些东西会这么不值钱。
清末的东西,距今只有一百多年,古籍中记载的又是日记类的东西,根本无从考证,没有了历史意义,这类东西只能当作一般的清末手抄本来计算。
这样的古籍,保管的又不完善,自然价值也就不高了。
李阳放下这一本,又拿起了第二本。
这次刚翻开,李阳的眼睛就瞪大了不少,这本古籍所记载的竟然是吾昆刀,最关键的是,里面还有吾昆刀的详细介绍。
书中所写,陆子冈年轻的时候,有次买玉想要捡漏,却没想到打了眼,之后他便拜这卖玉之人为师,学习琢玉手艺,最终成为琢玉高手。
不过那时候众人常用的乃是沙碾法,陆子冈有些玉刻的想法实现不了,便到这位师傅的面前请教,讨要正确的方法。
这位师傅也是位奇人,直接指出了沙碾法的弊端,并且告诉陆子冈,想要做到他说的那些,必须使用不同的刀刻法。
不过那个时候的精刀很少,玉质一般都很硬,想做出真正随心所欲欲,得心应手的刻刀并不容易,陆子冈的师傅又给他出了个主意。
陆子冈师傅对他说:昔日周穆王时,得献昆吾切玉刀一柄,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切玉如同切泥,想要使用刀刻法,首先要有昆吾刀。
陆子冈不知道此刀在哪,又追问师傅,最终师傅告诉他,此刀已被陪葬,就在一座古墓之中。这让陆子冈感觉很是晦气,但最终忍受不了刀刻法的诱惑,决定开墓取刀,最终在师傅的帮助下成功拿回了昆吾刀。
但昆吾刀的形状不适合雕玉,他的师傅又给了建议,于是昆吾刀就被陆子冈拿去重新锻造了一次,最终锻造成细长的小刻刀,重新命名为吾昆刀。
昆吾,吾昆只差一字,其实都是一件东西,有了吾昆刀,便没了昆吾刀。
得到吾昆刀之后,陆子冈的玉雕手艺真的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慢慢打出了自己的名气,他的刀刻法也被很多人追逐,但别人的手里没有吾昆刀,也就无法刻出这么传神的刀刻法作品。
这些内容用古文也就是几章纸就讲完了,但这些并不是重点,真正让李阳惊喜的则是后面的介绍。书中有对吾昆刀详细的介绍,吾昆刀长三点四寸,明代的三点四寸也就是十几厘米,和现实中李阳见到的那神秘刀片一样。
吾昆刀细软如柳,弯曲自如,折为对半,三日而开,展开但无不同。
这些话的意思是,这把吾昆刀非常的软,两边互相折在一起,压住三天再取开还是原来的样子,没有任何的改变。这点又和李阳所找出来的那件神秘刀片完全相同,看到这里,李阳几乎可以肯定他获得的那片刀片就是陆子冈的绝世神兵吾昆刀了。
在书的后面,还有更让李阳惊喜的地方。
吾昆刀因为体软,使用中需要不同的木板进行固定,有时候还要用夹子,这些木板和夹子的描述,就和李阳刚刚看到的那些差不多,有了这些东西,昆吾刀就可以变成一把真正的刻刀。
深深地吸了口气,李阳这才指着古籍,对杨继祖问道:“杨叔,据我所知,陆子冈可是最出名的宗师,您这书写的是他那成名兵器昆吾刀的使用,为什么说不值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