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扬眉吐气

当外行人提起最佳外语片时,第一个反应就是“什么?”由于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主流电影依旧是英语作品,所以外语电影想要进一步推广,难度是成倍上涨,对于大部分普通的电影观众来说,也许一年都不见得会看一部外语电影。

但是当内行人提起最佳外语片时,都会眼冒金光,难以激动地开始如数家珍,即使是对越来越商业化的奥斯卡有诸多不满的专业影迷也不例外。因为他们都清楚地知道,比起美国和英国电影占据主角的最佳影片来说,最佳外语片的竞争激烈程度是十倍、百倍地增涨。

每一年的最佳外语片都将云集全世界超过一百个国家选送的作品,尤其是身为艺术电影天然温床的欧洲大陆,仅仅只是在欧洲各国国内的竞争就已经无比激烈了,等送到金球奖、英国学院奖或者奥斯卡参赛之后,一百多部风格迥异、质量过硬的作品却仅仅只挑选五部入围,然后选出最终的得奖者。可以说,最佳外语片是真正的百里挑一。

在真正资深的专业影迷眼中,最佳外语片不仅含金量更高,而且质量几乎是无可挑剔的。也许最佳影片会出现“莎翁情史”那样的争议,但最佳外语片却从来都没有。所以,那些能够赢得最佳外语片的导演也绝对是真材实料,名垂青史。

英格玛·博格曼(Ingmar Bergman)作为瑞典国宝级的导演,赢得了无数国际奖项,但令人费解的是,他始终与最高奖项无缘,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仅仅收获了一座金熊奖而已,而在英语片唱主角的奥斯卡之上,他则收获了三次最佳外语片奖,大师地位不可动摇。

费德里科·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是意大利的绝对大师,创作出了多部载入史册的经典佳作,虽然从未染指金熊奖,但四次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得主,再加上金棕榈奖和两座银狮奖,却成为了他职业生涯最璀璨的一笔,至今无人能够超越。

可以说,最佳外语片虽然仅仅只是一个奖项,但分量却足以和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相抗衡,这个奖项往往也是竞争最激烈的部门。即使赢得提名都是一场巨大的胜利。

“上帝之城”从圣丹斯电影节问世之后,就赢得了一片好评声,票房方面的出色表现,再加上博客宣传的独特方式,在上半年就早早地成为了年末颁奖季最佳外语片的种子选手。虽然进入下半年之后,颁奖季一片喧嚣之中,“上帝之城”的名字已经逐渐被遗忘,罗杰·埃伯特和劳伦斯·托普曼的评论似乎也慢了一步,没有能够及时唤醒人们的记忆;可即使如此,“上帝之城”还是顺利地赢得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提名。

兰斯作为一名新人导演,实现了巴西电影自“中央车站”以来的最大突破,刹那间引起了轰动。

“上帝之城”将在金球奖之上,与德国的“再见列宁”、加拿大的“野蛮的入侵”、“俄罗斯”的“回归”和阿富汗的“少女奥萨玛”展开竞争。在这五部作品之中,无一弱者。

“再见列宁”是今年欧洲电影节和德国电影奖的最大赢家,以横扫之势君临欧洲;“回归”是威尼斯金狮奖得主;“野蛮的入侵”则在戛纳赢得了最佳编剧奖和最佳女演员奖,随后又在法国凯撒奖和多伦多电影节分别赢得奖杯;“少女奥萨玛”在戛纳电影节也斩获了三座奖项。

相对而言,仅仅是收获了圣丹斯评审团大奖的“上帝之城”反而是声势最弱。

当然,每一年的最佳外语片竞争都格外激烈,火花四射,“上帝之城”的提名依旧是实至名归的。

不过,虽然说“上帝之城”还是赢得了最佳外语片的一席之地,但这也就是“上帝之城”在金球奖上的唯一提名了。更重要的是,金球奖的最佳外语片含金量并不高,每年的聚焦瞩目程度普遍不高,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更多还是把精力集中在美国本土的作品上——这也是金球奖一直备受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也使得“上帝之城”赢得提名的新闻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很快就淹没在了“冷山”、“魔戒”、“迷失东京”的浪潮之中。

要不是罗杰和劳伦斯的影迷重新唤醒了人们对“上帝之城”的赞叹,似乎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上帝之城”居然赢得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提名。

这也是最有趣的部分——当人们对金球奖提名名单的讨论热潮缓缓降温之后,“上帝之城”意外地占据了不少人的视线,尤其是对颁奖季颇感兴趣的学院评委和资深影迷们。罗杰和劳伦斯的影评看似慢了一拍,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不管如何,即使“上帝之城”的话题重新回温,但与“迷失东京”相比,依旧没有任何可比性,二者之间的差距就像是轻量级和重量级的差别,一个是万众瞩目,一个是关注有限;一个是横空出世、强势领跑,一个是惊险入围、强敌环饲。更不要说公司层面的对比了,混沌影业依旧是一个籍籍无名的独立制片公司,而西洋镜影业借着“特洛伊”、“大象”和“迷失东京”的声势,更是迎来了一个全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