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 那些以为遗忘的记忆

陈依觉得爷爷实在很难改变观念。无法理解城市什么都花钱购买的生活方式,更无法放下辛苦一辈子积攒的家业。的确这些家具不值钱,在现在看来。

不过陈依小时候就听奶奶说过些以前的事情,其实也听陈父说过。

他爷爷年轻的时候还曾经参加过游击队,后来因为受伤,也因为家里人拼命的拦阻才继续田园生活。年轻时就是个很拼的人,在附近村子里他种田是第一把好手,过去算工分的年代总是最高,家里也从来没有真正断过粮,即使在五九年全国大饥荒的时候,也总有些吃的勉强饱腹。

他爷爷年轻时比现在还高,有1.78米的个头,而且很英俊帅气,那时候的家业在当时而言是很让人羡慕的。

但陈依的爷爷太在意粮食,或者说那时候处事太过分明。因此总被陈父不时挂嘴上跟陈依他们抱怨。

“我伯这人一点都不知道心疼人。那时候饿饭,你们奶奶心疼我把自己的稀饭给我喝,他看到了就把碗一夺,你们猜他说啥子?他说‘我个小娃子又不能下地里干活,饿不死就行了,说我妈还得到地里帮忙能多吃就多吃点!’你们说他心多狠……”

陈父一直称呼陈依的爷爷叫‘伯’,说是他们山上就这么叫爸。

陈依有次接口反问说“爷爷是不是心疼奶奶?”

陈父当时黑着脸,仍旧为往事耿耿于怀的模样,听到这话时,抹了把脸,不太情愿的承认道“他就是那种在意老婆不在意子女的人!你二爹当年淹死后,他说他儿子死了都没有地里粮食糟蹋了让他觉得心疼!他这人就是心狠。对我妈也不见得就多心疼,病了几天还打着骂着非要她从床上爬起来做饭,就顾着吃完饭下地里干活……”

陈母当时没好气的插话道“妈不起来做饭给他吃他怎么下地干活?你们全家大小喝西北风去!”

“你晓得啥子!”

“你伯面条都不会煮,不靠你妈做饭靠哪个去?”

是的,陈依家乡农村里的男人真正的只主外,最简单的面条都不会煮,白米饭煮出来也肯定是生饭。如果妻子不做饭,除非厚着脸皮去别人家蹭饭,否则就真只能挨饿,要么往火堆里丢个红薯土豆。不过对于他们的饭量来说,绝对吃不饱。

陈母非常气恨陈父过度偏袒他母亲的事实,但陈父从来不承认,哪怕刚抱怨完自己的父亲也绝对不承认他对父母的孝心轻重有别。

不过,陈母觉得事实是有偏重,陈依也这么觉得,文文也这么觉得,甚至他们家里的亲友都这么觉得。

其实陈父心里并非不承认他父亲的勤劳,常提起59年大饥荒的事情时,就骄傲的说当时他们能熬过来没饿死的确靠他父亲的勤恳。还总说那时候村子里就有人挖埋下的死人吃的事情,说他们虽然饿,但从来没到那种地步。

“爷爷你跟奶奶住老家不想我们啊?过去S市一起住不就能天天见面了。”

“想嘛……有时候也想啊。不过你伯要忙工作,要养家糊口没得办法。你们小还在读书,读完书也不能回农村种地。我在这也习惯了,反正你们有空也能回来看我们,也没得啥子大不了的。”

晚饭没多久就好了。

吃饭时,文文看着面前的碗,哦,不对,是城市里用来盛汤的盆子,傻眼了。

“哥,我吃不完这么多。”

陈依爱莫能助的悄声道“我也发愁。”

陈父陈母吃了一碗,已经等于在S市时的三碗多份量。

但陈依的爷爷很不高兴的说他们作假,在自己家里作假,一定要再来两碗。

吓的陈父陈母双双抱着碗回夺。直说在城里住久了吃不了那么多,也不下地里干活,饭量越来越少。

陈依的爷爷开始不信,后来陈父实在急了叫了,他才半信半疑的叫他们再多吃点菜。

陈依记得上一次回来也是类似情景。家乡的女人普遍饭量似乎都是两盆,男人三盆,有的还能吃四盆。

对于城市里生活的人而言,那实在不可思议。

不过陈依隐约记得小时候在农村这种碗也能消灭两盆。只怀疑当时那么点大的自己把饭装哪去了,那样的身子里头藏着的胃竟然有那么大?

吃过晚饭不久,陈依出了屋子吹风,山里的空气的确很清爽,虽然冷,但人感觉尤其清醒。没多久他爷爷抱着旱烟袋出来,进了堆放杂物的房子里。

陈依跟了过去,看见他爷爷还在收拾干柴,就过去帮忙。

无意中看见墙边摆的一块木板很眼熟,就问。

“你小时候老喜欢拿了在那边坡上滑,从上头滑底下,你忘了?”

陈依这才记起,的确就是这块木板。想起下午时看着那斜坡就害怕的感受,就想试试。

“又想滑了玩?那你去,别跑坡那边了,那边雪底下有块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