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卷 谁主沉浮 第一百七十七节 交心

人与人之间的相识、相交、共事都是一段难得的缘分,而像陆为民与秦宝华之间这种屡分屡合的工作交织,的确也算是很少见了。

从第一次到宋州时秦宝华是副书记,陆为民还是常务副市长,紧接着陆为民升任分管经济工作的副书记,两人相交,秦宝华那时候还只能说是在经济工作上的一个新兵,很多时候还要向陆为民虚心的学习如何更好的推动经济工作,两个人就处得甚是融洽。

而后陆为民离开宋州,然后再从丰州重返宋州,两个人一个书记,一个市长,有点儿主客易位的感觉,但是秦宝华很好的处理好了双方的关系,这一段时间也算是两个人合作最默契的一段时间,也给宋州带来了发展的黄金三年,正是这三年中宋州开始迅猛崛起,从一个昌江省的经济强市迈向了全国性的经济强市,即便是陆为民离开也同样给秦宝华留下了一个极为厚实的政治基遗产,也使得秦宝华能够轻而易举的进入省委常委,并一跃成为省委组织部长。

有时候命运就这么捉弄人,都以为陆为民离开昌江不会再回来了,可他又回来了,以省委副书记身份,再度和秦宝华这个组织部长共事,紧接着一个当省长,一个当常务副省长,真真又成了默契的搭档,连陆为民和秦宝华两人自己都觉得这真的是一段缘分,而更难得是两个人在这么多次的合作共事过程中总能很好的相处,并不因各自的位置变迁而生分,这尤为难得。

不过谁都知道,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两人也深知这种缘分已经很难得了,相处相交相知,也算是留下了一段佳话,下一步向何处去,虽不确定,但是秦宝华却知道像自己这种一辈子都在昌江工作的干部,如果还想要有更大的发展,多半是要离开昌江了。

就像陆为民一样,除了援藏一年外,哪怕他当时在宋州在昌江的势头再盛,但是也一样得服从组织需要出省锻炼打磨,只有到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领域去磨砺自己,你才能有更好的机遇。

陆为民希望自己留下,秦宝华自己何尝不是如此想,人熟地熟情况熟,开展起工作来也得心应手,但长期在昌江一地工作也不符合组织原则,她也知道自己需要到另外的岗位上去迎接新的挑战了。

……

2012年的冬季来得更迟一些,等到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不断预报着寒流和冷空气南下时,人们才意识到又是一年要收尾了。

陆为民在选择和尹国钊“交心”的时机上也是煞费苦心。

临近年底,各种日常事务自然就多起来了,表面上省委、省府的工作上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着,这些工作都有定规定制,按部就班就行,但是陆为民知道这不可持续,如果不解决关键问题,终究会出状况。

一位分管农业水利的副总理下来了一趟,除了看了蠡泽新区外,重点看了宋州梓城县的农业现代化示范产业基地和宜山的农业脱贫计划示范点,也看了丰州绿色农业发展计划以及昌江、蠡泽湖沿岸产业区的一些构想。

可能是这位副总理的下来调研对尹国钊有些触动,也许是本身尹国钊在十八大之后就意识到了一些什么,近期尹国钊在一些相关问题上口风也有所变化,但这个时候陆为民反而有些不好去和尹国钊“交心”了,那样显得有点儿借势欺人的感觉,所以陆为民不得不暂时搁置。

所以这一次“交心”一直拖到了年边上。

地点没有选择在办公室,而是选择了在昌州花洲上。

花洲是昌州著名景点,位于昌州城中最大的湖泊——云湖中,云湖有狭窄水道和蠡泽湖相同,准确的说应该算是蠡泽湖的一部分,湖中三个小岛合成花洲,昌州八景中有三景就位于其上。

冬日里水雾迷蒙,很有点儿烟锁雾笼的味道,淡淡的水气在林间飘忽,湿润的石板路却多了几分沉实。

约在这里来散步一游,本身味道就浓了许多,不过对尹国钊和陆为民来说,这都不重要了。

陆为民发出了“对话邀请”,尹国钊愉快的接受了提议,并建议利用节前的这个周末一起来花洲散步谈心,双方的姿态就足以说明很多了。

“我跑了下边一大趟,感觉各地市虽然在学习十八大精神上劲儿很足,但很多还是停留在为了学习而学习的境地上,嗯,缺乏点儿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工作而学习的这种感觉,我和他们说,读书不能只读死书,学习也不能只钻研学习而忘了学习的目的,十八大的精神博大精深,不要觉得就是些老生常谈,自己也是大风大浪见过的了,觉得无所谓,和下边的工作还搭不上边,光是存了这种心思,你这个学习就是白搭。”陆为民语气很自然轻松,“有些领导向我反映,十八大精神和咱们下边基层实际还是有些接不上,我告诉他们,因地制宜更重要,十八大精神的关键在于指导方向,不是说十八大精神的每一字每一句你都要对照你每项工作来,这就成了生搬硬套照本宣科了的机械主义教条主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