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深谈

李桉这个人看起来很温和,说话不急不躁,内心里却很坚持。

他要为影片的质量负责,也是不想拍一部烂片,坏了自己的名声,毁掉心中的武侠梦。

由于时间太晚,大家只是交流了一下意见,没有深谈,明天还有机会。

回到房间,林子轩考虑了李桉的想法。

按照李桉的要求,要请香港的制作班底,包括武行和幕后工作人员,这个花费肯定不菲。

林子轩做过了解,在香港,一部武侠片,仅仅是武行就需要至少一百万美金,这一百万美金包括了一部电影里所有的武打戏份。

香港的武侠片都是这么拍的,导演拍文戏,武戏承包给武行来拍。

再加上香港的工作人员,以及配角演员的片酬,估计会占去投资的三成以上。

林子轩自然想用内地的工作人员,片酬低不说,还能让他们参与到这种大制作之中,增加经验,为以后独立拍摄国产大片做技术积累。

使用香港的制作团队好处是他们在工作习惯上和好莱坞的制作模式接轨。

像是摄影、音效和特技等和好莱坞方面沟通的非常娴熟,没有太多障碍,他们了解外国观众喜欢看什么,能够让影片更为国际化。

这应该是李桉选择香港班底的原因。

李桉是个适应性很强的导演,在台湾他使用台湾的制作班底,到了好莱坞就使用好莱坞的制作班底,他觉得当地的工作人员了解当地的文化,做出来的东西地道。

他不会把台湾的班底带去好莱坞,那样拍出来的就不是纯正的西片了。

这次拍武侠片,他要用香港的制作团队,就是想拍出地道的武侠片味道。

这一点林子轩可以妥协,只要影片在大陆拍摄,大陆的工作人员就能参与进去。

想要影片在北美发行,好莱坞电影公司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且还要是大公司,小公司宣传和发行的能力有限,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在和李桉达成初步的协议后,林子轩就要和好莱坞的电影公司进行接触了。

第二天,拍摄继续。

李桉找了一位助理带着林子轩一行人参观片场,大致了解好莱坞的拍片流程。

这部戏才刚开机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他们趁着冬天没来之前把外景拍完,剩下的戏份就能在摄影棚里进行了,总计要拍摄五个月左右。

如果把后期制作的时间算进去,李桉要到九八年下半年才有档期接手《卧虎藏龙》。

“按照这个规划,就算李桉答应,《卧虎藏龙》的实际拍摄也要到九九年才能开始,咱们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林子轩说笑道。

“好事多磨嘛,有时间能好好的琢磨琢磨角色。”陈道明毫不担心道,“我觉得李桉是想拍一部不一样的武侠片,他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

确实是这样,昨天大家聊了聊香港的武侠片,李桉虽然没有明说,不过却不怎么看好。

武侠片一看武打,二看摄影,或者说打的漂不漂亮,拍的好不好看。

李桉对香港武侠片的摄影和打光法不是很有兴趣,他想拍的和那些片子不一样。

比如以前的武侠片拍轻功,镜头都是从下往上拍,让人感觉飞的高,同时也能避免镜头中出现威亚,李桉觉得应该从上往下拍。

在空中用俯拍的视角,让观众看到演员起身、落地和飞翔的整个过程。

这样画面既能保持优美,又不失动感和野性,轻功就是要动起来,飞檐走壁,一气呵成。

如此才能给观众一种新鲜感,否则就会觉得动作不够美,没有韵律和节奏。

在好莱坞拍戏很讲究规律,每天按照拍摄计划进行,很少有加班的现象,因为在好莱坞加班的费用很高,尤其是大明星,合同里规定好了每天的拍戏时间。

到了时间,大明星就会离开参加其他的活动。

收工后,李桉继续和林子轩谈,这次谈的是资金问题。

徐立公对《卧虎藏龙》有一套筹资计划,那就是向银行贷款,向银行贷款需要有抵押物,这个抵押物是一纸合同。

他们准备在电影没拍之前,就把《卧虎藏龙》的海外版权预售出去。

这个预售不是直接拿现金,而是和海外片商签订发行合同。

然后,拿着预售合同向银行申请贷款,这种做法在华国国内或许不常见,就像是空手套白狼一样,但在港台地区有一定的可行性。

在香港,这么大笔的银行贷款一定要有保险公司出面担保,才能借到款项。

而保险公司愿意作保的先决条件,除了对李桉等人的信任外,就是要影片的版权先行预售,将来再交片。

拍完电影,李桉把片子交给当初预售的买家,拿到付款再还给银行。

这个流程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并不是谁都能这么做的,如果不是李桉这个名字,电影的海外版权或许根本卖不出去,保险公司也不会承担这个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