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局观

林子轩给了曹静德一份《新白娘子传奇》的故事大纲,曹静德回台湾和台视的高层协商,如果确定要投资拍摄,接下来就是走程序,做前期的筹备工作。

保守估计,这部剧的投资大概在1000万左右。

京城电视艺术中心会出资100万,提供外景场地和幕后工作人员,配合台湾摄制组在内地取景拍摄,获得这部电视剧的部分版权。

合拍片基本上都是这种模式。

林子轩不会把这种红极一时的电视剧拱手让人,总要占据一些主动,海外的版权可以给台视,内地的版权要自己留着。

这些细节可以慢慢谈,就看台视有多大的决心了。

送走了曹静德,林子轩把商谈的结果汇报给了张建功和李虹,顺便谈了一下他的感受。

他在纽约和当地的华语电视台接触的时候就有过这种感触,无论是国外还是港台地区的电视台都非常注重收视率。

这些人谈到一档节目,都会拿收视率来衡量节目有没有价值。

就算这个节目再有深度,受到专家和学者的一致好评,只要没有得到普通观众的认可,就不是一档好节目,收视率就是衡量的标准。

在华国,目前还没有专业统计收视率的机构。

以林子轩曾经工作过的京城广播电台为例,想知道那个节目受到听众的欢迎,就看听众来信的数量,有的节目组一天收到上百封信件,有的则只有十几封。

广播电台不会主动的派人进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来判断哪些节目应该砍掉。

这就是华国广播行业的现状,他们不怎么在意听众的意见,我播什么你们就听什么,因为这时候听众的选择少。

华国电视台更为主动一些,内部有专门统计收视率的部门。

在五年前还和各省市的电视台联合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大调查,想知道百姓喜欢看什么样的节目,以此来调整电视节目制作的内容和方向。

这样的调查耗时耗力,一般是五年一次。

平时基本上是采取观众来信和小范围抽样调查的方法来计算收视率。

这种方式只能产生模糊的数据,毕竟华国南北方的观众在电视节目的选择上差别很大。

以《渴望》为例,在播出期间,华国电视台统计的平均收视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大结局的收视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八。

这个数据应该是以北方人为主的调查结果。

如果在京城,《渴望》的收视率接近百分之百,在花城的话,能有百分之八十就不错了。

不管怎么说,收视率都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它能为广告商投放广告提供参考,也能给电视台的运营指明方向,所以说,想要电视行业走上正轨,在华国建立一个专业统计收视率的第三方公司极为必要。

“这是电视台的事吧?”李虹疑惑道。

“电视台统计收视率,就像是在球场上既当裁判,又下场踢球,容易弄虚作假,由中立机构做统计虽说也有弊端,但至少相对公平些。”林子轩解释道,“我就是这么一说,感觉这个行业需要这么家公司。”

李虹认可林子轩的说法,也知道收视率的重要性,只是艺术中心暂时做不了这个。

艺术中心毕竟只是负责制作电视剧,统计收视率是整个行业的事情,这事太大了。

李虹想起女儿有次说起林子轩还有个在京城郊区建设影视基地的计划,她觉得林子轩考虑问题似乎都是从整个行业进行整体考虑,有种大局观。

“先让广告部门的人把这个事情做起来,对咱们自己制作的电视剧进行收视率的统计。”李虹决定道,“明年上面的拨款下来,我预备拿笔钱出来建一个新的摄影棚,你和姗姗说的那个影视基地是怎么回事?”

艺术中心的摄影棚还是原来华国电视台的旧影棚,夏天特别热,冬天又潮湿阴冷,演员在里面拍戏简直就是受罪。

拍摄《编辑部的故事》那会,刚好赶上夏天,摄影棚里就像是在蒸桑拿,为了防止脸上有汗流下来,演员拍上几分钟就要擦一次汗。

在这个年代,讲究艰苦朴素惯了,华国电视台一直都没有新建摄影棚,最多是修补一番。

李虹能想到这件事,算是为下属谋福利了。

“那个啊,我就是一想法,咱们要是真想建影视基地,可以先在京郊圈块地。”林子轩建议道,“国家不是提倡招商引资么,咱们有了地,做一个整体的设计和规划,这边建古代城池,那边建假山湖泊,就用这个规划来吸引投资。”

林子轩说的正是做房地产常用的套路,弄张设计蓝图圈钱,有了钱再盖楼。

“这投资太大,有点冒险吧?”李虹犹豫道。

她不是个怕事的人,敢想敢做,只是林子轩的这个规划不是一两百万能建成的,至少也要有数千万的投资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