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0章 《鬼吹灯》的类型、风格
周夏并没有理会小狐,任她去里面参观,他则继续看手头的文件。
夏华影视明年上半年就拍摄的这些项目,他后天去米国前,必须全部过一遍。
没时间跟几个项目组的导演、制片主任详细沟通,至少也要跟张钊谈谈大体看法。
《鬼吹灯》是系列电影,第一部对后面的续集影响太大。
周夏必须给把好关。
而且现在对于电影的类型,摄影风格,整个创作组都还有很大分歧。
想要兼顾国际市场,怕是很难。
盗墓文化在国内,也是因为《鬼吹灯》、《盗墓笔记》等作品才热了起来,也不算什么大的类型和题材。
想要兼顾国际十分困难,特别是盗墓门派流传的一些规矩,以及盗墓的神秘学,这些让国外观众理解起来就很款难了。
如果变成传统的探险寻宝题材,那反而让《鬼吹灯》的故事失去了魅力。
原著故事作者所独创的盗墓摸金、卸岭、发丘、搬山四大流派,涉及的古墓、神鬼传说,营造了一种独特的诡秘悬疑盗墓世界。
整个《鬼吹灯》系列小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逻辑漏洞,构建了一个完整且严密的盗墓宇宙观,自成体系,显得真实无比。
其根源是神秘古老的盗墓文化,还有灵异鬼怪传说。
但作者又通过跟现在热门的古玩文物,历史人物杂谈,将盗墓跟现实世界结合,再经过文学加工、美化、处理,便系统地创造除了如今的盗墓流派和体系。
在原时空里,因为各种原因,原作者对自身书的影响受欢迎度估计不够,第一部版权卖得很亏。
后续几部他就完全当做生意,将影视改编权随便卖。
连对自身作品不能随意修改的底线都没保留。
导致某个导演无底线的改编原著,打着《鬼吹灯》原著的名号,吸引粉丝,却自个创作成了一部怪兽片。
还大言不惭的是,他的电影不是《鬼吹灯》,这种行为引得庞大的书迷愤慨不已,对作者也是十分失望。
但这个时空不同,周夏早在公司成立最初期,就陆续将《鬼吹灯》的相关版权,从其他公司花大价钱买了回来。
原作者后续的几部书,也是跟夏华影视签订了版权协议,夏华影视也保证了作者在影视改编上更高的收益。
所以,现在除了夏华影视,没有其他公司可以做《鬼吹灯》的电影。
夏华影视也只做了《盗墓笔记》的网剧,连《鬼吹灯》的网剧都没打算做,打算专心先做电影。
《鬼吹灯》小说拥有庞大的粉丝群和影响力。
电影如歌改编拍摄的成功,这些忠实书迷和粉丝转化为购票观众的比例必然也更高。
这些书迷和粉丝,比起流行的青春爱情小说,以及《诛仙》、《仙剑》这类大IP的转换都要高。
那部被吐槽到爆的《九层妖塔》,2015年国庆档获得了近七亿的票房。
如果不是跟原著挂钩宣传,又是《鬼吹灯》系列书的第一步电影,书迷都想一睹为快。
就那位导演自诩创作的故事和电影名,就算电影的特效马马虎虎,票房恐怕都过不了三亿。
后来疼迅视频做网剧就洗去了经验教训。
所做的《鬼吹灯》系列网剧,广受好评,点击数十亿,吸纳了大量的VIP用户。
人家导演和编剧就是按照原著老老实实拍,基本不做太大的改动。
现在夏华影视改编电影,跟拍网剧不同,创作受到一些审查的因素制约。
但在不影响整体剧情的基础上,进行稍微的改编,或者合理的修改,相信书迷、观众也是可以接受的。
原著除了因为创作需要,对盗墓文化进行美化、神话,实际上三观什么都很正。
其实就是基于盗墓文化的一种幻想小说。
真的比起来,跟修真小说把道家、佛门的法术、功法夸张到飞天遁地,无所不能,其实差不多。
而且《鬼吹灯》书里的主角,这些少部分有传承的盗墓流派,进行了美化,对大多数穷凶极恶,只为求财的盗墓贼,还是进行了各种讽刺和批判。
所以总体来说,原著各个点都立得住,没有所谓的大硬伤。
那剧本改编的重点问题就是电影化,合理化一些无法通过审核的部分。
而电影在拍摄前,则要选好演员阵容,将这个大IP立起来。
不能像那个时空,各种版本的胡八一、王胖子、雪莉杨,多达十几个版本。
极大的虚弱了原著的影响力,分散了粉丝的消费热情,还有关注度。
按照原著作者的说法,胡八一是根据《血色浪漫》里火华社长演的钟跃民构思的。
所以许多原著迷看书带入的胡八一形象就是社长,这个角色形象很具体。
胡八一、钟跃的共通点很多,平时看起来吊儿郎当,没有正经,耍嘴皮吸引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