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挽救朝歌(三)
从一个下雪的地方迁移到另一个下雪的地方,除了劳神费力,还有别的任何意思吗?
保不准亳都的雪下得更大更猛呢。
谁愿意去亳都呢。
迁都。
这可是大事啊。
我们万万不会答应的啊。
帝辛当然将群臣的神情和反应看得一清二楚。
就在这时候,有通报声传来:“大王,紧急军情……”
“带进来。”
一名全副武装的探子气喘吁吁地奔进来,高声道:“禀报大王,小人刚刚从桑林赶回,说也奇怪,桑林的大雪只下了半个月,一个月半之前就停止了……”
帝辛大喜过望:“真的彻底停止了?”
“对!亳都这一个半月从未下雪。不但没有下雪,反而日日艳阳高照,冰消雪融,山林染绿,还是一副初秋的景象,树上更是硕果累累,牛羊也都满山乱跑,和朝歌大不相同……”
众人面面相觑。
桑林的大雪竟然已经停止了。
大王还没去,大雪就停止了?
而且,大雪不但停止,还果子挂满树枝,牛羊遍地跑?
这岂不意味着桑林的庄稼也丰收了?
桑林,可真是一个风水宝地啊。
大家听听外面的风雪之声,又想象了一下亳都的果实满枝头和艳阳天,忽然觉得,去亳都好像也不是不可忍受之事了。
毕竟,亳都当年的根基还在,城墙宫殿的废墟都在。
而且亳都一直有人生活,有百姓。
可是,大家还是狐疑,虽然相距六百来里,但桑林真的艳阳高照吗?
这两个月的大雪,将整个朝歌的人全部变成了聋子、瞎子——消息闭塞,没有任何来源,根本对外界的信息一无所知,甚至连周军悄然打来,都快兵临城下了大家才知道。
朝歌,的确已经是一个危险之地了。
朝歌,的确不宜久留了。
就算要提出反对意见的大臣,可现在,忽然发现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探子还在禀报:“……亳都以南和以东的地方,也一路晴朗无雪,整个一副深秋之景,沿途可见山林染红,青山绿水,据小人查看,遭受大雪的地方就是整个黄河以北和以西,也就是朝歌方圆几百里的地方都是大雪封山,至于整个东南都安然无恙,甚至西南等地还出现了短时间的旱情,不过入秋就降雨缓解,庄稼也获得了丰收……”
帝辛仿佛在自言自语:“全天下一大半的地方都安然无恙,就朝歌方圆千里尤其是朝歌大雪封山,看来,朝歌真的已经不是什么吉祥之地了啊……”
探子汇报完毕,下去,大臣们还是你看我,我看你,然后一起看着台上的大王。
大王站起来,走了几步,先看了看窗外依旧鹅毛般纷纷扬扬的大雪,依旧面无表情:“你们都听到了,朝歌还是大雪纷飞,可桑林已经冰消雪融,秋高气爽。所以,上天已经注定我们必须赶去桑林祈祷!再说,成汤祖先既然选择了桑林作为祈祷之地,身为成汤子孙,寡人就更应该效法祖宗。大家都听好了,后日全体大臣随寡人启程去桑林,家眷愿意随行的也都可以一起同行。你们都回去好好准备一下,贵重的细软能带走的就全部带走,其余辎重累赘,就暂时放弃!好了,退朝。”
言毕,竟然直接下令退朝了。
大王已经拂袖而去,群臣还在原地面面相觑。
可是,已经没有人说什么话了,都纷纷摇头,然后鱼贯而出。
在雪地里行走,是一件很苦比的事情。
在深达一两尺厚的积雪里行走,更是苦上加苦。
吴所谓每一脚下去,脚上的靴子就要灌进去一些雪花,走得一阵子,又要停下把靴子脱下来倒一倒,否则,里面的积雪就要化成水,双腿就会冻掉了。
他一边走一边唉声叹息,真恨不得马上又闭上眼睛,哪怕是做梦能回到大成都的街头就好了。
他想,自己纵然能活下去,可能一辈子也不希望再看到下雪了。
他从未如此痛恨下雪天。
可是,成都,已经成了回不去的地方。
钵钵鸡,串串香,苍蝇馆子,都成了一个最大的无法实现的梦想了。
他走到老地方,停下,靠着一块被大雪覆盖的大石头,脱掉靴子,长叹一声,自言自语道:“要是现在我面前能有一大锅热气腾腾的活该那该多好啊……”
要热辣辣的牛油锅底,特辣,然后点十份辣牛肉,十份鲜毛肚,再来十份黄喉,想一想,口水都出来了。
“火锅?那是什么玩意?”
他将一只靴子重新穿好,抬起头,又看到了那只两尺多长的灰色小狐狸。
它站在雪地上,鹅毛大雪落到它的身上,它抖一抖,一身的雪很快就消失了。
吴所谓发现它的毛很长很厚很顺,那令他想起当初在网上看到的一只绵羊:一只生平从未被剪羊毛的绵羊,据说它的一身毛剪掉后整整有七八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