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平原战争(下)

东方海柱郊区,流民营地的伤害事件正在逐步上升。

流民很惨,在城市里基本找不到正经活干,即使是码头工人,别人也希望工人有固定居所,以便发生什么事情时找到人。

住在郊区树枝搭建的棚子里的流民,只能做些路面清扫、下水道疏通之类的事情,不过涅拉王朝里,清扫路面不算是个固定职业,贵族区的路面清扫由贵族自己出钱,平民区干脆由大家轮着来,几十万人的城市,都提供不了多少岗位。

此外,流民还可以通过狩猎来获得报酬,这也是流民们唯一的肉源,不过能真的捕到猎物的人在流民中实在是比较少。

总之缺乏工作机会的环境下,流民大部分都要依赖教会。

教会有专门的支出项目用于救济流民,不过具体事件里,也就是勉强把人命吊在那里,期间组织募捐后会稍微改善伙食。

东方海柱的情况,救济流民的主力是月神教会和太阳教会,城市里没有大教堂,月神教会有三个中型教堂,太阳教会有一个中型教堂,生命教会还有个小教堂。

这个城市原本就长期存在三千上下的流民,浮动不大,教会的救济业务也是从本城信徒自愿奉献中按固定比例开支。

以月神教会为例,在东方海柱的前三大支出是教会日常运行、教会学校和流民救济,庆典礼品都只能排到第四。

流民急速增加时,教会会有两个应对。

其一是组织对流民救助的专项募捐,但这个只能解一时之忧,很难长期支持下去。通过自我奉献获得的资金流很稳定,约占信徒家庭总开支的11%,其中也有特别虔诚的会比较多,不过总的来说临时募捐会增加信徒生活压力,教会不会经常去做,一般只能保持一年两次,如果还要增加就要寻求贵族、商人做大额奉献。

另外,如果流民继续增加并持续到明年,大教堂会负责协调灵徽商会的资金注入。

不管是教会学校还是流民救助,教会的目的始终是扩大教会影响,而不是让自己破产,在流民救助方面的投入不会无限增加,同时灵徽商会的资金支持流程也很慢,一时半会也很难转换为粮食救济。

伊索特琴的新女王加冕不到几天,东方海柱的流民已经从六千上升到接近七千。

没有大教堂的前提下,普通教堂无法调集灵徽商会的资金,过快的流民增长速度,让他们不得不把伙食标准暂时降低。

原本成年人每天两个巴掌大的面包和一个鸡蛋的伙食,现在只剩下两个更小的面包。

两个小面包是不够维持体能的,流民之间又没有多少法规制约,打架、盗抢频发是必然结果。

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有了一些流民中的“大佬”。

前面提过,由于两大竞争对手的存在,龙元世界的教会不太使用把人烧死的手段,流民中的乱象涉及的人员太多,还是交付给官方处理,教会并不插手。

全杀掉是不可能的,来自教会的压力就顶不住,这很容易理解,如果能忍受屠杀教会根本不会反对奴隶制,当然若是在太阳教会的地盘屠杀,说不定还会提供支持。

东方海柱的城主还是想到了办法,决定护送流民到别的城市分流。

在同一时间段,北边的平原战争中,伊索特琴突然加大攻势,打了几个胜仗把之前陷落的国土收复,甚至还往前推掉两个要塞。

理性的看,在北边的雅尔王国没有奋勇冲击北方防线的前提下,由于涅拉一方补给线拉长,伊索特琴打回来一些很正常,考虑到人家的女王刚刚加冕,前线加一把力表现表现好像也没多少问题。

可是接下来的发展就不太对了。

伊索特琴驱赶了两个要塞区的涅拉人!

从行为上没问题可以探讨,涅拉之前占领伊索特琴国土时也做过。

流民在伊索特琴也是大事,却不是严重事件,因为海因顿克河的开发度非常高,东西两岸的临河城市人口容量都不小,还能在河边临时安置几百个流民村落,只是今年无法结束战争会对来年庄稼产生影响。

而且伊索特琴中心区、东、东北几个方向的新矿业、新工厂也需要人去填,能消化掉不少体力型、识字流民,降低流民潜在危险。

约十天后,东方海柱的流民数量急速膨胀,以每天数千人的速度上涨,终于引爆一系列问题。

输送出去几千流民后,周边城市首先发难,声称无力接纳更多流民,在官道上设卡封路。

明面上流民是由教会救济着,实质上不过是透过教会的机制,间接吸城市的血,而且还伴有盗抢因素,涅拉的城主权利较大的同时会把城市看成自家的东西,对流民数量的变化自然会更敏感、反应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