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空间站发展规划
沈文剑想做的东西就是空间站。
玉剑山在万魔吞天之前,就用凤凰号在上面组了个实验性质的小空间站,主要用于三符文定式的外层空间测试。
而到了今天,再建空间站的原因已经完全不同。
这回,是为了载人的!
中原星太危险了!
沈文剑带着自己一手带大的研究体系,很快还会有大学加入进来,可是有这些,他也不敢保证中原星上的人类会不会哪天被全灭,总要有个翻身的种子吧。
不过想要做和能做到差距很大,连步骤、目的都需要大家开会讨论。
“第一阶段,只是正常的符文实验平台,和闪电的外层空间补给站。第二阶段,希望能够维持十人无限期生存,如果做不到无限期,至少也要五百年,能直接偷渡过一次万魔吞天。我认为第二阶段可能需要搭载核能站,难度会降低不少,你们认为呢?”沈文剑上来就先抛出两期的目标。
大家稍微交换了一下意见,目光都转向核能组的两位。
“咳咳。”老范咳嗽两声说,“那个,我们正在依靠二代平台重写核电一号的控制编码,实现全年无人值守问题不大,大不了上几个机器人专门弄一套检查程序。不过要在太空完成核能机组的组建,真的还有很多实验项目要提前做,掌门说的对,放到第二阶段更合适。”
航空航天组的老姚代表组里发言:“生命维持这一块肯定需要生物研究院帮忙,嗯,如果要保密,可以做地面封闭实验,就以地底、海底城市技术做理由,我们可能要去那边学习一阵,来决定空间站的基础构造方式。”
生命维持型的空间站有什么好说的,旋转是最好的选择,节约能量,自旋模拟出的重力也有利于人员健康……没有重力连孩子都生不出来。
不过沈文剑并没有表示异议,十个人的空间站也就是做一些生存实验,最多加一些逃生实验、轨道物资投放实验,主体还是实验平台而不是生存平台。
“师父,第三期是什么?”刘香湘提问。
大家也很好奇的看过来。
沈文剑摸下巴:“第三期嘛,人员数要达到一百人,足够高的安全度,能够防御陨石、废弃卫星等太空垃圾,至少要维持千吨级的地面重建物资保存能力,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它能直接用自己的力量转移到灵月轨道。”
跨度有点大啊。
一个维持一百人的空间站,还要能转移到灵月轨道,至少是好几千吨的东西,这个大小甚至会受到行星引力的巨大撕扯力,结构的强度要求简直是飞跃式的提高。
有可能用初代平台一直升级到第三阶段吗?好像不太靠谱。
“还有第四阶段吗?”刘香湘继续问。
沈文剑瞪她一眼,还是点头:“有,第四阶段当然需要达到城市级,这个还太遥远,我们至少要先捕捉一颗小行星来采集资源并在外层空间提炼,都从地面送上去,负担就太重了。”
刘香湘翻白眼:“如果能捕捉小行星开采资源做出城市级的空间站,我们为什么不直接改造小行星?”
“也可以啊!”沈文剑从善如流。
“哈哈哈!”大家发出善意的笑声,第三阶段或许三、五十年内能做到,第四阶段不管是造太空城市还是改造小行星都有点远。
按第四阶段做目标,玉剑山的体量还远远不够,特别是研发系统的总规模,不可能在短时间里开发出整个太空城市所需的各种技术。这些技术如果都要从无人实验开始,仅仅是实验项目的燃料、发动机消耗就会是天文数字,涉及到的原材料、加工体系之庞大,也不是现有的赛博坦网络能填的上的。
都谈到第四阶段去了,大家也知道项目属于类似二代芯片体系的阶段任务甚至更难,中间会有很多分支要做,会议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下继续,各组都规划了自己的项目部分。
核能组负责核能小型化和无人化,芯片组负责无人管理系统。两个组的任务都不算重,属于辅助类型,项目需要的时候帮忙,平时还是做自己的升级研究。
因为本身是航天项目,航空航天组的任务很重也更复杂。
初步会议讨论的结果,在第一期工程里,他们主要和机动组一起,去生物研究院获得一些论证帮助,搭建一、二期通用的核心舱体。整个空间站项目只到第二期成熟可能都需要二十年,期间肯定会有很多新技术、新材料出现,所以还需要考虑有没有可能在空间站有人的状态下进行系统升级。
此外为保障第二期、第三期的进行,还需要对闪电系列进行升级,这需要材料组的帮助,有很多子项目,最重要的一项是集成型发动机的研制,新发动机就不再分冲压/超燃冲压和火箭发动机的区别,跨大气层飞行只装备一种主推进系统,进一步提升载荷空间,以实现载人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