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大理寺的正堂上,狄公拿着血巾子翻来覆去地看,浓眉紧蹙。元芳在一旁静静侍立。

狄公让元芳铺开一张宣纸。他手握羊毫笔,走笔疾书。

元芳问狄公:“大人,这是?”

“血巾子上的逆党。”狄公叹了一口气,“他们中活着的都被投入了死牢,还有更多人受到了牵连。”

元芳看了看,除了废帝李显、越王李贞、琅琊王李冲、骆宾王外,宣纸上还有:

扬州道大总管 唐之奇

豫州刺史 魏崇裕

凉州参军 曹仁节

营州长史 王孝杰

崇州大将军 李尽忠

检校千牛卫将军 李多祚

幽州大将军 阿史那·忠

凉州大将军 黑齿常之

…………

狄公问道:“元芳,从这二十四人的名单中,你能看出什么端倪?”

元芳皱眉道:“大人,这些所谓的逆党遍布大唐东西南北各个州府。越王李贞仅仅是博州一隅的王,他真的有这么大的能力吗?”

“这些所谓的逆党应该是冲着李显来的,李贞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狄公又道,“元芳你再想想。”

其实,元芳的心早就被米娜盈满了,一直思念着仍在幽州的米娜。狄公说完话后,元芳连忙回过神来,仔细想了想:“大人,这些人个个位高权重,几乎每人都是镇守一方的重臣、大将。”

狄公点头:“你说得没错。如果他们被处死,那大唐几乎再无带兵之将。”

“还有,”元芳又仔细地过了一遍人名,“大人,这些人中固然有高宗的忠臣,比如唐之奇、魏崇裕,但也有很多太后的忠臣,像王孝杰、李尽忠、黑齿常之。更为奇怪的是,李多祚是太后的外甥,是她一手扶持起来的。他怎么会是李贞的同党呢?”

“没错。李多祚被捕后,岑长倩替代了他,守卫东都的城墙,而岑长倩原来不过是区区一个副将。”狄公慢慢地捋着长长的胡须,“还有阿史那·忠。如果阿史那·忠也是李贞的同党,那他为何不在李贞围攻幽州城时发兵相助李贞?这说不过去。”

元芳又发现了异常:“大人,这上面竟然有冀州参军的名字,龚大人可是太后的忠臣啊。”

狄公点了点头:“如今他也被投入了死牢。除了李贞、李冲、骆宾王等人,平常看似忠于太后的大将也大多在这个名单上,而我一直怀疑的寿州刺史赵瑰却不在。元芳,赵瑰可是李贞的姑父啊!据我的消息,赵瑰早有二心。他的名字竟然不在名单上,实在诡异!”

元芳猛地冒出一个念头:“大人,您怀疑这血巾子是假的?”

狄公摇头:“我并没有这样说,至少琅琊王李冲的签名是真实的。李冲的笔迹我认识,绝无可能是假冒的。”

元芳不肯放弃:“那会不会是有人模仿这些大人的笔迹,签下他们的姓名呢?”

“这的确是一种可能。”狄公道,“血巾子疑点重重,先不说它的真假。我们更需要知道的是,是谁将血巾子给了太后?废帝李显如今在哪里?”

元芳道:“我那晚夜探王府,探知血巾子被李冲保管着。李贞统率五万大军,身边人多口杂,大概是出于安全考虑,他便将血巾子交给儿子保管了。”

狄公叹了一口气,道:“在剿灭青龙帮后,我先将隐匿于城中的青龙帮爪牙,还有潜伏于幽州守卫队的内应捉拿归案,最后才到了琅琊王府。我本以为留了足够的时间给李冲逃跑,没想到他已抱着丽秋自尽多时了。”

元芳问道:“大人确定李冲是自尽的?”

狄公点头:“根据他握刀的姿势和伤口来看,的确是自尽的。只是不知道丽秋的尸体为什么会出现在琅琊王府。我又带领一百名千牛卫,将琅琊王府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这所谓的血巾子。”

狄公的身体陷入了藤椅中。他猛地想起了另一件事,便道:“元芳,你还记得在幽州时,咱们对幽州六大案件的分析吗?”

元芳道:“当然记得。当时我们判定,除了‘客栈杀人案’,‘丽秋之死案’‘裴守德之死案’‘官银丢失案’‘人口失踪案’‘孙罗被杀案’,这些案件都与幽州谋反案相关。”

狄公起身踱步,摇了摇头:“如今看来,其实客栈杀人案也是幽州谋反案的子案。但我们错了。从一开始,我们就被引入彀中,先入为主地认为幽州正在谋反,所以将所有案件都自然地归到了幽州谋反案上。如今,我们复盘一下幽州发生的几个案件,就会发现这些案件并不简单。官银丢失案、人口失踪案、孙罗被杀案或许是骆宾王一手策划的,目的是刺杀太后。可是裴守德之死案和丽秋之死案,我们并无十足的证据证明骆宾王、李冲就是背后的黑手。”

元芳大惊:“大人,您认为始作俑者另有其人?”